【為您推薦】山陽區律師 堯都區律師 常平鎮律師 市南區律師 嶺東區律師 石棉縣律師 范縣律師
雙方發生勞動爭議后,應該先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再通過相關機構進行調解仲裁。按照規定,當事人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是一年,也就是說發生勞動糾紛后,當事人在一年之內提出勞動仲裁是有效的。那么勞動爭議仲裁時效起算日如何確定?小編結合勞動法相關知識給大家介紹下。
一、勞動爭議仲裁時效起算日如何確定?
仲裁時效的計算。根據本條規定,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遭到了侵害,這是其請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保護其權利的基礎。從這一時間點開始計算仲裁時效期間,符合仲裁時效是權利人請求仲裁機構保護權利的法定期間的本意。知道權利遭受了侵害,指權利人主觀上已了解自己權利被侵害事實的發生;應當知道權利遭受了侵害,指權利人盡管主觀上不了解其權利已被侵害的事實,但根據他所處的環境,有理由認為他已了解已被侵害的事實,他對侵害的不知情,出于對自己的權利未盡到必要的注意或將其作為推延仲裁時效期間起算點的借口的情況。
仲裁時效的起算,以權利人的權利客觀上受到了侵害、且主觀上已知曉權利被侵害的事實為構成要件。權利人主觀上認為自己的權利受到了侵害,而事實上其權利并未受到侵害的,不能使仲裁時效期間開始計算。
二、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是多久?
仲裁時效為一年。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民法通則規定的一般民事權利時效為兩年,特殊的民事權利訴訟時效為一年。勞動法的這一時效規定區別于民事爭議的訴訟時效期間,這是基于勞動爭議案件的特殊性而作出的規定,旨在盡快地解決勞動爭議。
但在實際執行中,由于有些勞動爭議案件的情況很復雜,勞動者難以在六十日內申請仲裁,往往因為超過了仲裁時效而得不到法律保護。因此,在立法過程中,有許多意見認為勞動法中規定的六十日的時效期間過短,不利于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本法參照了民法通則關于特殊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的規定,延長了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將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期間規定為一年。
由此可見,當事人在勞動仲裁時效上面,對勞動爭議仲裁時效起算日進行準確的把握非常關鍵。按照規定,當事人的勞動權益受到傷害,并且本人知道傷害之日起,是勞動仲裁的計算日,自該日起一年內都是有效的仲裁時效。如果因為特殊原因導致時效中止的,在恢復后時效應該重新計算。
個人不服勞動仲裁起訴書范本
申請勞動仲裁的費用是多少
勞動仲裁法院強制執行如何申請?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除勞動關系證明范本
2021-02-02沒錢交治安拘留罰款會怎么樣
2020-12-23發生交通事故怎么報案
2021-03-202020最新交通事故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31什么時間可以再次辦理駕駛證
2020-12-09不滿拆遷賠償戶主用燃燒瓶抵抗暴力拆遷
2021-03-24可以去看守所探監嗎,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19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八條
2021-01-15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概念簡析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