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人刑事責任能力規定是怎么樣的?
刑事責任能力指行為人構成犯罪和承擔刑事責任所必須具備的刑法意義上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
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者即使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也不能成為犯罪主體,不能被追究刑事責任;刑事責任能力減弱者,其刑事責任相應地適當減輕。
對于一般公民來說,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生理和智力發育正常,就具有了相應的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從而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但有的人因患病等原因會喪失或減弱刑事責任能力。
擴展資料:
行為人年齡不滿14周歲的,其行為不構成犯罪,一概不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6周歲的人,犯任何罪,都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于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在正常情況下,行為人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是一致的。但是,在出現疾病的情況下,辨認自己行為的性質、后果的能力與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可能分離。只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都具備,才屬于有刑事責任能力。
對幾種特別情況下的刑事責任能力問題,作了特殊規定:
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能力。《刑法》第18條第1款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18條第2款規定: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在同條第3款又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事責任責任能力通常根據犯罪嫌疑人的年齡來認定,但是在實踐中,這樣的認定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有些法官對于這樣的規定比較機械,不懂得變通,只要達到這個標準才定罪,反之則不定罪。
怎樣確定殘疾人刑事責任能力
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有哪些
怎樣區分刑事責任能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婚遇到家暴怎么辦
2021-03-03哪些房屋不能轉租,房屋怎么轉租才合法
2021-02-14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預售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什么
2021-03-14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購買車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摩托車撞到汽車交強險賠嗎
2021-02-05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三)
2021-01-15劃撥土地轉讓合同如何生效
2020-12-01何種房產糾紛可以向法院起訴
2020-11-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控制城鎮房屋拆遷規模嚴格拆遷管理的通知
2020-12-24宜興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