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犯罪怎么處置
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另外,根據刑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就是說丙最高只能判無期徒刑,而不能判死刑(包括死緩)。
根據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丙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比照成年犯),同時,丙是從犯,根據刑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未成年人犯罪能適用緩刑嗎
根據《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1、犯罪情節較輕;
2、有悔罪表現;
3、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4、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除此之外,對未成年罪犯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的,可以宣告緩刑。如果同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對其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應當宣告緩刑:
1、初次犯罪;
2、積極退贓或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
3、具備監護、幫教條件。
由于我國規定的刑事責任年齡為16周歲,那就意味著可能出現未成年人犯罪同時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情況,主要是年齡介于16-18周歲的未成年人。雖然此時會按照其所犯之罪來定罪,不過在判刑的時候考慮到犯罪的時候尚未年滿18周歲,那往往是會對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未成年犯罪記錄可以消除嗎?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未成年構成犯罪要負刑事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產和解是否有利于債權人債權利益的實現
2021-01-16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0-11-25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土地變更登記怎么辦理
2021-01-05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拖欠農民工工資被警察帶走怎么處理
2021-01-16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保險合同多久沒有交保費合同會終止
2021-01-28租車公司的車沒有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情況下變動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