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離婚財產給子女是不是可以撤銷
根據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有關規定,在離婚協議中約定贈與房屋,并對包括財產分割達成了協議的,除非能夠舉證證明雙方在訂立離婚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并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就該財產分割協議請求法院變更或撤銷,否則雙方離婚時所達成的財產分割協議合法有效,對雙方均具有法律約束力。
共同共有是指兩個以上的人,對全部共有財產不分份額地享有平等的所有權。
共同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共同享有所有權。
夫妻雙方將共同房屋贈與子女,雙方對房屋是共同共有關系,贈與也是共同贈與,任何一方單方都無權撤銷贈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八條第一款規定,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的條款或者當事人因離婚就財產分割達成的協議,對男女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第九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后,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哪些情況可以不履行贈與
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時,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
也就是說,在贈與合同訂立后或者贈與人已經部分履行贈與義務后,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贈與人可以不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贈與義務或者不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但尚未履行的部分贈與義務。
贈與人不再履行贈與義務,應當符合下列法定條件:
1、經濟狀況顯著惡化,是發生在贈與合同成立之后,而不是成立之前。
如果自身的經濟狀況本已十分不好,仍向他人表示贈與意思,實際上其贈與的意思表示多無誠意,贈與合同也無履行基礎。
2、經濟狀況顯著惡化,致使嚴重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或者使個人的家庭生活發生困難,不能維持自己的正常生計,不能履行扶養義務等。
符合上述條件的,不論贈與合同以何種方式訂立,不論贈與的目的性質如何,贈與人可以不再履行尚未履行的贈與義務。
第一百八十六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協議離婚財產給子女是不是可以撤銷?離婚時可以將部分財產給孩子,但不適合將所有的財產都給孩子,不然將來反悔了后果巨大。協議離婚財產給子女之后又撤銷了不知道該怎么樣處理解決它,建議您及時尋求律霸網律師的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新公司的主要流程
2020-12-13后續治療費訴訟時效怎么算起
2020-12-11預防接種造成醫療事故如何鑒定
2021-02-23借款到期前保證人去世,繼承人要承擔保證責任嗎
2020-12-15刑事拘留后多久下達逮捕證,逮捕的條件
2021-02-09冒充軍官行騙怎么處罰
2020-11-29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保管費應在什么時候支付
2021-02-23農村房屋確權發證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04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流程的時間
2021-03-23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六條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