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嫌銷售假藥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客體方面
侵犯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國家對藥品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數人的身體健康權利。藥品,是指用于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并規定有適應證、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國家制定了一系列關于對藥品管理的法律和法規,建立了一套保證藥品質量、增進藥品療效、保障用藥安全的完整管理制度。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構成對國家關于藥品管理制度的侵犯,并同時危害到公眾的身體健康。
2、客觀方面
客觀方面表現為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的藥品管理法律、法規,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違反藥品管理的法律、法規主要是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以及為貫徹該法而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辦法》、《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等法律、法規。
3、主體方面
犯罪主體為個人和單位,表現為假藥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兩類人。生產者即藥品的制造、加工、采集、收集者,銷售者即藥品的有償提供者。
4、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一般是出于營利的目的。當然,生產者、銷售者是否出于營利目的并不影響本罪的成立。行為人的主觀故意主要表現為有意制造假藥,即認識到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而對此持希望或放任的態度;在銷售領域內必須具有明知是假藥而售賣的心理狀態,對不知道是假藥而銷售的不構成銷售假藥罪。
二、涉嫌銷售假藥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生產、銷售的假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立案:
1、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2、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3、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4、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綜上所述,食品藥品安全十分重要,這關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可是現在一些不法分子唯利是圖,甚至是制造銷售假藥。如果其行為違反刑法及相關法律規定,主觀故意并且情節達到一定程度的,會涉嫌犯罪。公安機關接到群眾舉報,立案的名頭應該是銷售假藥罪。
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犯罪有什么區別?
生產銷售假藥的從重處罰的情形是什么?
什么是生產銷售假藥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后撤銷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6公司部門解散把員工調崗合法嗎
2020-12-22老婆不愿意生小孩,她侵犯了我的生育權嗎
2021-02-20法律如何規定溢價收購
2020-12-11科創板上市條件
2020-12-14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技術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1-12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合同保全的概念與意義有哪些
2021-02-06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怎樣與房屋中介簽合同
2021-02-21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聘用合同續簽日期可以提前簽嗎
2021-02-04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15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財產保險賠償有哪些方法,人壽保險賠償方法有哪些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