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是員工在用人單位工作過程中,身體受到重創的,然后依法到相關的勞動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申請的過程。工傷認定結果顯示為工傷的,那么員工就可以根據這個結果申請公司賠償。那么關于工傷認定 錯誤 仲裁應該怎么處理?
一、工傷認定 錯誤 仲裁應該怎么處理?
勞動行政部門的工傷認定結論是具體的行政行為,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五條、《行政復議法》第九條、《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或者工傷職工及其近親屬對勞動行政部門工傷認定結論不服,應當在工傷認定書送達之日起60日內向上一級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在六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
用人單位或者工傷職工及其近親屬對經過行政復議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復議決定不服,應當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用人單位或者工傷職工及其近親屬對經過人民法院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工傷認定結論,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附:《工傷保險條例》
第五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的決定不服的;
(二)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
(三)用人單位對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服的;
(四)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認為經辦機構未履行有關協議或者規定的;
(五)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
第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
第四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工傷認定 錯誤 仲裁應該怎么處理?工傷認定結果出來之后,勞動者可能覺得這個結果并不是自己的真實情況,認為審判有錯誤的,可以提起上訴,上訴的過程就是案件的再審過程,如果覺得程度不是很深的,可以到相關部門仲裁。
?
2020年工傷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農民工工傷認定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勞動法辭退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7法定收養與事實收養有什么不同?
2021-03-18哪些房地產不設定抵押?
2020-12-08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如何進行
2020-11-14掛車事故沒保險怎么辦
2021-01-08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1-01-12土地轉讓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7拆遷安置房過戶要多少錢
2021-01-06公租房拆遷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拆遷對低保戶的補償有什么規定
2020-11-08拆遷補償涉及多項資產時營業稅要如何處理
2020-11-25全國宅基地房屋拆遷征收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