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監管主體分散。面對食品安全事故時,部分消費者知曉卻投訴無門,沒有一個單位能對此事進行有效控制,即使存在一些有責任牽連的單位或部門,但他們沒有行使有力的監管或者說是監管不到位,使之監管信息較少,加之單位或部門間信息不共享,致使食品安全管理出現漏洞。
二是監管手段欠缺。很多地方出現的安全事故,存在一種問題,即國家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與當地的實際不相符合,地方執政者生搬硬套,或不經推廣的實施,造成經商者對安全食品標準、法律責任等政策的模糊,和地方行政者的不認同,已經監管手段的不切實際,從而導致安全事故發生。
應該說,上面兩項是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要保證食品安全,不只是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公民道德意識,只有每個人的綜合意識提升了,才能有一個美好穩定的社會,才不缺少對食品的安全感。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對食品安全事故的處置
第七十一條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單位應當立即予以處置,防止事故擴大。事故發生單位和接收病人進行治療的單位應當及時向事故發生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日常監督管理中發現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關食品安全事故的舉報,應當立即向衛生行政部門通報。
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接到報告的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縣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規定上報。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對食品安全事故隱瞞、謊報、緩報,不得毀滅有關證據。
第七十二條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報告后,應當立即會同有關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并采取下列措施,防止或者減輕社會危害:
第七十三條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立即會同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責任調查,督促有關部門履行職責,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事故責任調查處理報告。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涉及兩個以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依照前款規定組織事故責任調查。
第七十四條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縣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衛生處理,并對與食品安全事故有關的因素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第七十五條調查食品安全事故,除了查明事故單位的責任,還應當查明負有監督管理和認證職責的監督管理部門、認證機構的工作人員失職、瀆職情況。
很多地方出現的安全事故,存在一種問題,即國家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與當地的實際不相符合,地方執政者生搬硬套,或不經推廣的實施,造成經商者對安全食品標準,需要完善立法。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兒女不贍養老人違法嗎
2020-12-28第三方環境保護監督實踐之相關法律分析
2020-12-02法律顧問代理案件需要另收費嗎
2021-01-10董事會會議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3-25交通事故工傷賠償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16什么是區塊鏈
2021-03-25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集資房房子確權是什么意思
2020-11-20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調崗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23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裁員補償標準怎么算
2020-11-12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