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法者75歲以后還拘役嗎?
違法者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只要符合犯罪情節較輕、有悔罪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等條件就可以免于拘役而宣告緩刑。而七十五周歲公民如果屬于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或者屬于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法律依據:《刑法》】
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四十九條第二款: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解決老年人違法犯罪處罰“兩難”問題,需要打擊和預防并重。
1、從打擊方面來說,重點是把握老年人違法犯罪的懲治尺度。盡管老年人違法犯罪后不適合拘留或收監,但不拘留不收監不等于不處罰。不僅警告、罰款等其他處罰方法仍然可以適用,而且還應當有針對性地對老年違法犯罪者給予必要的行為管束,比如,監護隔離、限制居住、限制從事特定活動、參加社區服務等。司法實踐表明,只要刑罰的后果大于違法犯罪所帶來的好處,刑罰就可以發揮其預防功能和作用。給老年違法犯罪者處罰,哪怕是較輕的處罰,就足以防止他們再犯,也可以起到預防和震懾犯罪的作用。
2、從預防方面來說,通過普及法律知識來遏制老年人違法犯罪,應當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預防老年人步入歧途就是對老年人權益最大的維護。不可否認,一些老年人由于各種原因過去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法制教育,進入老年后又被社會邊緣化,他們往往觀念更加偏執,更容易觸犯法律。而現在社會的普法重點往往都放在青少年身上,開展預防老年人犯罪的宣傳教育可謂是鳳毛麟角。因此,在全社會開展普法教育,同樣不能忽視了曾給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老人們。
綜上所述,雖然說超過七十五歲的老人一般都沒有實際的行為能力去犯罪了,但是也不能避免少數的老人依舊做出了違法的行徑并且依照正常的處罰是要被拘役的,出于對老人的人文關懷且考慮到實際的主觀表現可能就會讓其免于拘役的刑罰。
拘役和拘留的區別是什么?
拘役應該在哪執行
數罪并罰中有期徒刑是否吸收拘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訴訟的訴訟時效怎么確定
2021-01-03虛假電視廣告怎么投訴
2021-01-04行政違法是否要求有主觀過錯
2020-12-27企業冒用他人信息發工資如何處罰
2021-01-09法律顧問審合同需要注意哪些
2021-01-20個體工商戶年檢步驟是什么
2020-12-27公司起訴股東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3-22擔保法對連帶共同保證人追償權的限制
2021-03-18工程款支付流程是什么,工程款支付的違約責任是什么
2020-12-23離婚協議書如何簽訂
2021-01-04租賃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全部是1年嗎
2020-11-09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保險投保人指的是什么
2020-11-16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拆遷時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