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賣假貨被速會判刑嗎?
銷售假冒商品屬于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數額較大的要承擔刑事責任。
1.《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 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司法解釋(2004年):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屬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銷售金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屬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雖有銷售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的行為,但銷售金額不屬于數大,不構成本罪。應按照《商標法》的相關規定處理。
二、作為消費者,買到假貨應該如何維權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遭遇假貨,既可以向銷售者索賠,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索賠,還可以要求兩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實踐中,為維權方便,消費者一般選擇起訴網絡交易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網絡銷售平臺做被告是有條件的,在以下三種情形下消費者可起訴網絡交易平臺:
1、網絡交易平臺不能提供銷售者信息;
2、雖能提供信息,但網絡交易平臺對消費者作出更有利的承諾;
3、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利用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且未采取必要措施,則消費者可要求二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三、網購遇到假貨,去哪兒起訴更方便?
根據民事訴訟法,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同時,最高法院也明確規定,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沒有約定的,依交貨方式確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也就是說消費者可以“不出家門”就讓違法者遭到制裁。
四、“一經拍得,概不退貨”規定是否有效?
在網絡購物中,格式條款比較常見。比如“-經售出,非質量問題不得退換”“一經拍得,不退不換”等。此類格式條款,一般應為無效,因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消費者享有7天無理由退貨的權利,上述條款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
五、遭遇“買家已付款,賣家不發貨”怎么辦?
消費者下單購買商品,并已支付貨款,商家卻稱未對消費者訂單進行確認,合同尚未成立,消費者無權要求發貨。遇到這種情況,法院要根據個案詳情綜合判定。比如,消費者在下單時,商家提供的選項里對產品的型號、顏色、大小、數量、性能等細節均有明確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下單請求和支付貨款的行為經過系統確認有效,則合同確立,賣家需履行提供商品義務。
六、網購商品與商家宣傳不一致怎么辦?
網購中,商家是否存在虛假宣傳,總的判斷原則是,若商家故意告知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買方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若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則消費者有權要求退貨退款和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賠償。
七、怎樣維權才能耗時少、成本低?
由于消費者通過網絡購買的多是食品、服裝、日用品等價值不是太高的商品,發生爭議時,如何維權才能耗時較少、成本較低?成為困擾消費者的一大難題。當前,國內一些大型網購平臺正在逐步建立第三方爭議調解機制,即邀請知名法律專家、電子商務專家擔任調解員,協調買賣雙方通過解決爭端,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申請該項服務。
最后小編提醒大家,在平時購物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 到正規商家購買,不要貪圖小便宜,以免上當受騙。更多法律咨詢請大家上律霸網進行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保險報銷流程
2021-03-04知識產權類似產品如何界定
2021-03-03對被調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可以通知其家屬嗎
2021-01-01法院如何處理反擔保
2021-02-21交警判定責任后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052020年什么情況下累犯能判緩刑
2021-03-06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陷入套路貸房產被騙過戶怎么辦
2021-03-11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雇主責任險保險合同
2020-12-15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繳費期對保單利益有影響嗎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