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為幾個等級?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以下等級:
1、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3、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事故等級劃分的補充性規定。本條第一款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
二、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如何報告?
傷亡事故發生后,負傷者或者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直接或者逐級報告企業負責人。企業負責人接到重傷、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報告企業主管部門和企業所在地勞動部門、重大死亡事故報至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勞動部門。
企業主管部門和勞動部門接到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按系統逐級上報;死亡事故報至省、自治區、直轄市企業主管部門和勞動部門;重大死亡事故報至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勞動部。發生死亡、重大死亡事故的企業應當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
三、瞞報企業職工傷亡事故有哪些后果?
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建議,由發生事故的企業及其主管部門負責處理。因忽視安全生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玩忽職守或者發現事故隱患、危害情況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傷亡事故的,由企業主管部門或者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企業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反本規定,在傷亡事故發生后隱瞞不報、謊報、故意遲延不報、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或者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調查以及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由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有關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工傷事故一般是在工作的范圍之內發生的,對于此事故一般就會按輕和重來劃分待級,只要被認定為工傷,那么就可以申請工傷的賠償;對于用人單位也應該要及時的向上級部門進行報告,從而更有效的處理雙方的事情。
最新工傷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工傷索賠時效該是多久,工傷事故賠償怎么計算
企業工傷事故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9最高人民法院對離婚案件的判案標準最新規定
2021-01-23公司名變更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1行政處罰時違反一個法律多條如何處罰
2021-02-02哺乳期被裁員賠多少
2020-12-04訴前保全不起訴的后果是什么
2020-11-26贍養費協議書
2020-11-16管轄異議裁定多久作出
2021-03-23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結合《侵權責任法》分析校園侵權責任的承擔
2020-11-09關于噪音擾民哪個部門能有效的管理
2021-03-02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起訴狀事實勞動關系的申請確認范文
2021-01-12實習期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發生事故屬于工傷嗎
2020-12-10實習期間受傷,用人單位是否應賠償
2020-12-23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