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規定,無法控制或者辨認自己行為的為無刑事責任能力,對犯罪行為不承擔刑事責任。那么在醉酒的狀態下犯罪要承擔刑事責任嗎?詳情請看下文。
醉酒犯罪刑事責任能力的界定
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辨認和控制自己所實施的危害社會行為的能力,即行為人能夠認識自己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危害程度和刑事違法性,并在此基礎上以自己的意志決定自己的行為方向、實施時間、地點和程序,從而對自己所實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所承擔的刑事責任的能力。
根據行為人辨認和控制能力程度的不同,又可將刑事責任能力作不同的分類,對于能夠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應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反之為無刑事責任能力,介于二者之間的為限制刑事責任能力。根據這種分類,結合前文所述醉酒類型,生理性醉酒犯罪因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有辨認和控制能力,自然應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而病理性醉酒犯罪是由于行為人飲酒引起精神病發作,對自己的行為無辨認和控制能力,這已經超出了醉酒的范圍,屬于無刑事責任能力。除此之外,復雜性醉酒和慢性酒精中毒者犯罪就當負責任。
病理性醉酒的責任
既然病理性醉酒屬精神疾病,不負刑事責任能力,那么實踐中應嚴格注意病理性醉酒犯罪與其他醉酒犯罪的區別。
首先,病理性醉酒從表面看是一種醉酒狀態,實質上是屬于飲灑引發的精神病,屬精神病范疇,是一種病態反映;其它類型的醉酒僅僅是一種酒精中毒,而非病態反映,不會有本質的不同。
其次,病理性醉酒多無行為能力,因此更談不上對自己行為的辨認和控制能力;而其它類型醉酒,醉酒者在醉酒期間,不僅有行為能力,而且對自己的行為有辨認和控制能力或者僅僅相對減弱。
另外,病理性醉酒在精神病發作期間無意識能力,而其它類型醉酒者,對自己的行為是有意識而為之,盡管酒醒后,可能對行為記憶不請或全無記憶,但這僅僅是一種事后記憶喪失,而不是行為或對行為的辨認和控制能力喪失。
實踐中應嚴格執行《刑法》第18條第4款之規定。至于病理性醉酒因其不屬醉酒范疇,而屬精神病范疇,對其刑事責任能力應做精神病鑒定,適用《刑法》第18條第1款之規定。
以上是律霸小編整理的醉酒犯罪是否承擔刑事責任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啟發,謝謝瀏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著作權重復轉讓著作權歸誰
2021-01-13投資公司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3聽證程序適用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4理財產品需要申報個人財產嗎
2021-01-26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臨時用地到期可以處罰嗎
2021-01-12員工辭職是否確認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0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飛機延誤酒店怎么處理,飛機延誤無法按時入住酒店怎么辦
2021-01-16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人身保險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30土地出讓算土地使用權嗎
2021-01-04轉包的土地是否合法如何判定
2020-12-20城中村拆遷時,被拆遷戶應該怎么安置
2021-03-07房屋拆遷補償低,拆遷維權可以提高補償嗎
2021-01-08統一進行危房改造,有補助嗎,在哪里查看
2021-01-07拆遷時以航拍圖確定房屋是否合法,正確嗎
2020-12-09深圳坪山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的許可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