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期羈押可否申請國家賠償?
超期羈押可以申請國家賠償,超期羈押不僅嚴重侵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而且違背法制理念,褻讀法律尊嚴,嚴重損害了公安司法機關在人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國家賠償法》規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 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5月31日下發通知,要求各級人民檢察院辦理自身作為賠償義務機關的國家賠償案件時,執行新的日賠償標準258.89元。
刑事賠償主要是司法機關在司法活動中違法,給當事人造成侵害。其賠償程序的初始得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確認申請,要求賠償義務機關確認其行為違法。確認違法有多種形式,如錯判、錯拘、錯捕等,這些明顯錯案的,實際已經確認違法,不需要再走確認程序。不明顯的,或當事人認為是違法,但需要行政或司法機關確認的,則需經行政或司法機關確認,確認的期限是60日。
賠償義務機關收到賠償申請后二個月內,應當作出賠償決定。逾期不予賠償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其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復議機關收到復議申請后二個月內作出復議決定。賠償請求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二、被超期羈押怎么辦?
如果司法機關在羈押期限屆滿后仍不放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司法機關對被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如何處理,法律規定了三種辦法:一是對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應當予以釋放;二是對于取保候審超過十二個月或者監視居住超過六個月的,應當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三是變更強制措施,如對被羈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除羈押,改為采取取保候審。
如果到了法定期限不能辦結,對于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原則上應當釋放。對于還需要繼續偵查、審查決定是否提起公訴或者繼續審理的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
現實生活當中,對于犯罪嫌疑人在偵查活動當中可能會采取一些強制性的措施,比如說對他們的人身自由進行一定的限制,但同時需要明白,人生自由的限制必須是合乎法律規定的,如果存在著超期羈押的現象,是可以申請國家賠償的。
超期羈押國家賠償標準
刑事超審限與超期羈押的區別是什么?
有關超期羈押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證經營罰款多少錢
2020-12-08涉外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27怎么在315網上投訴
2021-02-11贍養協議公證細則
2021-01-18打官司贏了訴訟費怎么退呢
2020-11-22單位不服勞動仲裁后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2020-12-18離婚房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8香港人和內地人結婚手續
2020-12-22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保險經紀公司存在的違法行為有哪些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