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拘留多長時間能出來?
十五天左右,公安機關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四)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拘留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
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對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二、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公安機關辦案人員認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時,應填寫《呈請拘留報告書》,注明有關情況和理由,經部門領導審核,由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簽發《拘留證》。檢察機關拘留犯罪嫌疑人時,應當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由檢察長決定,再送交公安機關執行;對于情況緊急來不及辦理拘留手續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先行將犯罪嫌疑人帶至公安機關,同時立即辦理拘留手續。
由于我國法律規定,拘留由公安機關執行。因此,對于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犯罪嫌疑人的,應當由公安機關執行,必要時人民檢察院可以協助公安機關執行。
公安機關執行拘留時,應持有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簽發的《拘留證》,向被拘留人出示,并宣布對其實行拘留。然后責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證上簽字、蓋章或按捺指印。被拘留人拒絕簽字、蓋章或按捺指印的,執行人員應在拘留證上注明。
公安機關在對行為人進行拘留時,必須向行為人出示拘留憑證在拘留行為人后,也應當及時向被拘留人的家屬通知,如果是公安機關在拘留犯罪嫌疑人后查證發現,被拘留的行為人存在不構成犯罪的證據的,應當將其立即釋放,否則被拘留人是有權直接對其進行起訴的。
打架輕傷刑事拘留多久
刑事拘留最長期限是多久
有拘留證一般拘留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各級人民政府該如何去對排污企業進行檢查
2020-12-01存量競爭是什么
2021-01-29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0-12-09孩子可改隨繼父的姓氏嗎
2021-02-22什么是贍養
2021-03-01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試用期和實習期是一樣的嗎
2020-12-12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村委會是不是確認土地承包無效的主體
2021-02-09原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如何處理
2021-02-21營業房拆遷補償如何評估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