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情形下監視居住轉逮捕
2001年8月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聯合發布的《關于依法適用逮捕措施有關問題的規定》第1條第5項規定,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情節嚴重”,應當予以逮捕:
1、故意實施新的犯罪行為的;
2、企圖自殺、逃跑、逃避偵查、審查起訴的;
3、實施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干擾證人作證的行為,足以影響偵查、審查起訴工作正常進行的;
4、未經批準,擅自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的;
5、未經批準,擅自會見他人,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兩次未經批準,擅自會見他人的;
6、經傳訊不到案,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兩次經傳訊不到案的。
二、監視居住與取保候審能不能同時進行?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1條的規定,監視居住和取保候審的使用范圍相同,凡是能適用取保候審的,也能適用監視居住,但是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兩項強制措施不能同時并用,只能擇其一適用。對于在什么情況下采取取保候審,什么情況下選擇監視居住,在法律上沒有明文規定,在實踐中則是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來決定。但是在實踐中的一般做法是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既提不出保證人,又交納不起保證金時,才采用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是一種強度比逮捕輕的刑事強制措施,監視居住與逮捕不能同時執行,只能擇一而行,但在一些情況下,監視居住也是可能轉為逮捕,當然此時需要滿足規定的條件,否則不能直接進行轉化。一般在違反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時候,同時情節也比較嚴重,那么可以從監視居住轉為逮捕。
監視居住被依法轉逮捕之后,那么就會將嫌疑人、被告人送入看守所,進行羈押,但要在這并不代表被收監。至于之后是否會被定罪判刑,具體要怎么處罰,會不會被判緩刑。這其實與有沒有被監視居住不存在關系。不過,要是被判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同時之前又是被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則可以折抵刑期。
可以在監視居住期間會見律師嗎?
監視居住后會不會收監?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污染糾紛誰有舉證責任
2021-03-13在信訪條例中上訪人的權利有哪些
2021-03-20服刑人員可以登記選民嗎
2021-02-12涉外離婚所涉及的法律問題
2021-01-24中外合資商業銀行適用商業銀行法嗎
2021-02-21什么是商業匯票轉貼現?
2020-12-10脅迫結婚的應怎么離婚
2021-02-10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已經離婚了還算婚姻糾紛嗎
2020-11-09股權質押合同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8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合同保全有沒有撤銷權
2020-11-10申訴和再審不是一回事嗎
2021-02-12產假結束可以辭退嗎
2021-03-03實習協議期是多久
2021-03-18壽險投保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22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