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臨時用工有沒有誤工費?
1、臨時工是一個俗稱,不是法律名稱,所有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都受到法律的保護,臨時工也是勞動者的一分子,受傷后可以申請工傷認定,停工留薪期間,工資待遇不變,由用人單位按月支付;
2、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1994年勞動合同法頒布后,我國沒有臨時工和正式工的區分了,只要在單位上班都是單位正式員工;工作證明可以和單位協商要求單位出具,誤工費主要是根據臨時工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所以無論是臨時工,還是正式員工,都應該依法享有因工作原因而導致的受傷或者生病而產生的誤工費,如果工作單位不給予賠償誤工費,是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向其工作單位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以未繳納社保為由),或者可以向肇事者要求支付誤工費。正當權益應當自我知曉,并靈活運用起來。
2020最新誤工費和陪護費標準
臨時工是否需要簽合同?
什么是同工同酬,臨時工與正式工是同工同酬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案件一審審理期限是多久
2021-03-24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由誰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25人防車位和產權車位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2020上海知青退休的政策是什么
2020-11-07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會死嗎
2021-03-23中止探視權起訴狀的內容
2020-12-13居間人的法律責任
2021-03-03如何書寫遺囑
2021-01-09贍養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3-01法院出的調解書無法執行怎么辦
2020-12-18勞動簽定和司法鑒定有什么區別
2021-02-10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申請強制執行費用多少
2021-03-25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如何設置?
2021-02-20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