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勞動合同補償2020年劃斷標準是多少?
1、對“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調換工作崗位后仍不能勝任,由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若勞動者工資高于社平三倍的,則最多付給12個月的經濟補償金”。
2、對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合同達成協議,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此種情況的經濟補償金支付沒有12個月的限制。
二、經濟補償金中工資基數如何確定?
按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第11條規定:“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而對于上述條款中的“工資”的范圍,按照《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3條的規定:“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予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p>
在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這一問題上,最容易引發混淆和糾紛的地方常見于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是否包括加班加點勞動報酬的問題。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支付給職工的加班加點勞動報酬屬于工資的組成部分,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應包括加班加點的勞動報酬。
綜上所述,解除勞動合同在很多情況下都涉及到經濟補償,企業人事部門應該按照標準執行補償,用工作年限乘以工資即可算出具體的補償數額。這個工資不僅包括基本工資,津貼、獎金等貨幣性收入都應該包括在內。這是合法解除的補償標準,如果是非法解除,則執行兩倍賠償。
競業限制與經濟補償金爭議怎么解決?
拖欠工資經濟補償金是如何計算的
解除勞動合同書簽字后還有經濟補償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爭議調解協議書
2021-01-15連帶責任范圍大于補充責任嗎
2020-12-02人身損害賠償法全文是什么
2021-01-02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0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過程
2021-01-13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14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什么是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20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
2020-12-16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什么是互碰自賠,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3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網絡保險機遇與威脅并存狀況是怎樣的
2020-11-15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棚戶區改造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4賓館拆遷補償不合理應該怎么辦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