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工傷保險待遇時效
因工傷保險待遇引發爭議的,其申訴時效是六十日。也就是說,工傷職工在明知用人單位拒絕給付工傷保險待遇之日起六十日內,要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要求單位給予其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一旦超過這個時間,且無“其他正當理由”的,仲裁委將不予受理,工傷職工的權益將難以得到維護。
實踐中,許多在工作中受傷的職工,因不熟悉勞動法律法規,特別是《工傷保險條例》等法規,而使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護的現象時有發生。其中訴訟時效就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方面。一些在工作中受到事故傷害且被認定為工傷的職工,往往因“已過了申訴時效”而只好放棄訴訟的權利。
受傷職工在被認定為工傷后,要及時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在拿到傷殘等級鑒定結論通知書后,要及時向所在單位主張工傷保險待遇。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工傷職工可以按傷殘等級的大小向用人單位及工傷保險基金要求享受相關待遇。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工傷職工的所有工傷保險待遇應由其所在單位承擔。
二、工傷認定范圍
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
我國原勞動部1996年發布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對工傷的范圍作了明確規定。職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引起負傷、致殘、死亡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其范圍為:
1.從事本單位日常生產、工作或本單位負責人臨時指定的工作的,在緊急情況下,雖未經本單位負責人指定但從事直接關系到本單位重大利益的。
2.經本單位負責人安排或者同意,從事于本單位有關的科學實驗、發明創造和技術改進工作的。
3.在生產工作環境中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造成職業病的。
4.在生產工作時間和區域內,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傷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緊張突發疾病造成死亡或經第一次搶救治療后全部喪失勞動力的。
5.因履行職責遭致人身傷害的。
6.從事搶救、救災、救人等維護國家、社會和公眾利益的活動的。
7.因公、因戰致殘軍人復原專業到企業工作后舊傷復發的。
8.因公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傷害或者失蹤的,或因突發性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經第一次搶救治療后全部喪失勞動力的。
在我國相關的勞動者在進行工傷保險待遇申請時,有相關的時效規定。規定勞動者在發生工傷事故的60日內進行相應的工傷鑒定。我國對這類事件有著較為嚴格的規定,相關的人員一旦超過了相關的法律時效,我國的法律將不再保護這類工傷者。
工傷認定失敗醫保報銷怎樣進行
工傷賠償由誰支付
工傷鑒定程序怎樣走,有哪些流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關系無效能否撤訴
2020-12-04國有控股企業能破產嗎
2020-11-15和艾滋病人結婚是無效的嗎
2021-03-02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有家暴的婚姻按法律怎么處理
2021-02-02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脅迫協議無效怎么取證
2020-12-30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人身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1-03-06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車輛剮蹭對方全責走保險流程什么樣
2021-01-30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索賠的流程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