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捕檢查院調查流程是怎樣的?
1、對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簽發逮捕證,立即執行。
2、執行逮捕的人員不得少于2人。執行逮捕時,必須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證,并責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證上簽名(蓋章)或按手印。被逮捕人拒絕在逮捕證上簽字或按手印的,應在逮捕證上注明。
3、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提請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批準或決定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或者作出逮捕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在24小時之內進行訊問。對于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立即釋放。立即釋放的,應當發給釋放證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外,應在24小時以內將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所在單位。不便通知的,應將不通知的原因在案卷中注明。
4、到異地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通知被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到異地執行逮捕時,應攜帶批準逮捕決定書及其副本、逮捕證、介紹信以及被逮捕人犯罪的主要材料等,被逮捕地的公安機關應當協助執行。
5、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將逮捕變更為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的,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
二、逮捕有哪些條件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逮捕不同于定罪,逮捕的標準低于定罪的標準,不要求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所有證據都已查證屬實,只要求有證據已被查證屬實即可。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這是關于犯罪嚴重程度的規定。基于已有證據證明的犯罪事實,根據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初步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而不是可能被判處管制、拘役、獨立適用附加刑等輕刑或者可能被免除刑罰的,才符合逮捕條件。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由于逮捕是最嚴厲的強制措施,只有在確有必要時才可以適用。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上述兩項條件,但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足以防止其危害社會的,即無逮捕必要,不應逮捕。
需要明確的是,雖然批捕程序是由檢察院作出的,但在執行時是由公安機關進行的,但檢察院需要對公安機關提交的相關犯罪事實和犯罪進行審查后,才可以作出是否批捕的決定,在司法實踐中,如果在批捕后發現犯罪事實認定錯誤的,應當立即釋放當事人,造成的損失應當進行補償。
檢察院不批捕被害人如何維權?
立案到批捕的流程有哪些
批捕起訴證據審查的原則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制定律師服務收費是否要實行聽證程序
2020-12-31交通事故賠償有沒有精神賠償
2021-02-08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高中學生死亡學校負責法律責任嗎
2020-12-01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如果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0-12-10巨額保險賠償金遇繼承權爭議
2020-11-21農用土地轉讓流程是什么
2020-11-28土地轉讓
2020-11-21申請信息公開對提高征地拆遷補償有作用嗎
2021-01-05在征地公告發布前種樹能不能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18征地拆遷中有哪幾種拆遷維權方式
2021-02-17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