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通過不正當手段騙取工傷保險待遇騙取工傷保險基金支出是一種違法行為,應該受到法律法規的制裁,甚至是要負刑事責任的。那么,為了減少或杜絕該種情況的發生,對待這種不法行為國家都有什么樣的處罰方式呢,大家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騙取工傷保險待遇的處罰: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八條規定,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二、《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騙取社會保險待遇或者騙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退還,并處騙取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條 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騙取工傷保險待遇,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騙取工傷保險基金支出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還,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關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解釋》的公告,明確了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金或者其他社會保障待遇的,屬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詐騙公私財物行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綜上所述,騙取工傷保險待遇騙取工傷保險基金支出的行為是要受到處罰的,針對不同形式的不同詐騙程度,相關法律法規都有不同的懲罰措施,包括經濟處罰、刑事處罰等方式,對于情節嚴重構成詐騙罪的,是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處以有期徒刑甚至是無期徒刑。各行各業都存在類似事件,通過虛構保險事故,騙取保險基金,日常生活工作中要善用法律的武器保護個人權益。
工傷保險待遇有哪些項目
單位未交工傷保險的發生工傷怎么辦
工傷保險條例中的工傷認定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工廠辭退當天可以要工資嗎
2020-11-26法定代表人與法人代表人有哪些差異
2021-01-02實現抵押權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1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有幾級
2021-01-16交通肇事死亡事故禁駕多久
2020-12-08掛牌和上市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區別
2021-01-01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銀行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泄露個人銀行賬戶信息怎么處罰
2021-03-16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新手購房一般會忽略哪些細節問題
2021-02-20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股東之間能有競業限制嗎
2021-01-13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保險公司未盡到告知義務酒駕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5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4S店購買的保險靠譜嗎
2021-02-12保險受益權的界定
2021-01-11土地承包都經常出現哪些法律法規問題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