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擔保的效力
2005年修訂的《公司法》第十六條規定:“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投資或者擔保的總額及單項投資或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
實務中,公司作出對外擔保的行為,往往沒有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議事規則執行。那么違反上述十六條規定的行為是否會導致《擔保合同》無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合同法解釋一》第四條:“合同法實施以后,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
《合同法解釋二》第十四條:“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強制性規定’,是指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規定可知,該司法解釋在合同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縮小了合同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的情形。
筆者認為,公司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并非效力性強制性的規定。在公司法沒有明確規定公司違反該法第十六條對外提供擔保無效的情形下,對公司對外擔保的效力應予確認。
第三人之善意
此外,根據合同法第五十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以外,該代表行為有效。”以及《擔保法解釋》第十一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擔保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以外,該代表行為有效。”的規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對外提供擔保應認定為有效。可見,對于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權對外提供擔保的情形,公司對外仍應對善意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
實踐中,有限責任公司常以備案章程中的記載內容為由,以此證明第三人之惡意,否定其法定代表人未經授權的對外擔保行為。筆者認為,有限責任公司的公司章程并無對世效力。第三人對公司章程不應負有審查義務,且第三人的善意由法律所推定,無須舉證。因此,憑公司章程的記載和備案就認定第三人應當知道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超越權限,進而斷定第三人惡意是不可取的。
法定代表人是對公司負有法律責任的人,也是有權對公司進行管理的人。法律中規定,法定代表人可以對其事項進行擔保。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強制措施如何執行
2020-11-25店鋪轉讓合同房東要簽字嗎
2021-01-22公司法關于股東出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03出租商鋪可以抵押嗎
2020-11-16脅迫婚姻需要證據嗎,都需要哪些證據
2020-12-02婚姻口頭協議多久無效
2021-02-13何為商業銀行的合并,商業銀行的合并會產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03合同中是否需要約定稅率
2020-11-20購房人何時可解除購房合同
2020-12-19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人身保險怎么快速索賠,人身保險索賠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2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2020-12-14什么是保險代理人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