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病人是否能拘留
精神病人有犯罪行為的,可以進行刑事拘留,但要不要承擔刑事責任,要對精神病人進行鑒定,如果鑒定后沒有刑事承擔能力的,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 【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精神病人犯罪的處理方法
1、根據刑法規定,對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實施了刑法規定的危害行為,造成危害結果的,不負刑事責任。這是因為精神病人的危害行為,缺乏犯罪構成的主觀要件,精神病人由于不具有辨別是非、判斷善惡以及對自己行為的控制能力,他對自己的行為,就談不上故意或過失,沒有主觀上的罪過。
2、對于間歇性的精神病人犯罪,依照刑法的規定,在其頭腦清醒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對尚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通過精神病人的監護人來履行賠償。已經成年的精神病人,且其屬于限制刑事責任能力及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這類精神病人,《民法通則》規定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以及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等。沒有以上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如果精神病人殺了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可以向上述具有監護義務的個人或單位提出民事賠償要求或追加他們為民事被告。
精神病人被刑事拘留和承擔刑事責任這屬于兩方面的問題,其中在涉嫌構成犯罪的情況下,可以依法對其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但要是之后發現確實不具有承擔刑事責任的能力,也就是屬于完全不能辨認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最后也就是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責任怎么承擔
精神病人犯罪的處理方法是怎樣的
精神病人犯罪能否負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營業執照地址變更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07定額發票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2021-02-08未成年簽合同無監護人簽字蓋章算生效嗎
2020-11-21居間人的法律責任
2021-03-03離婚了房產證還押在銀行如何過戶
2021-03-10中國保監會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2020-12-19沒有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有效嗎
2020-11-17女兒和孫子誰的繼承權大
2021-02-24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保險合同糾紛的產生是保險案件訴訟的前提
2020-11-21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