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如果在因工作而導致自身傷殘的話,根據工傷管理條例的規定,是可以享受相應的工傷待遇的。關于職工因工致殘享受的待遇有哪些的問題,是很多人都想了解的,下面,就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來看看有關介紹吧。
職工因工致殘享受的待遇如下:
第一情況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2、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3、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二種情況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
2、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職工本人提出,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分別以其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時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支付本人20個月、18個月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35個月、30個月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第三種情況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2、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分別按其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支付本人一次性工傷 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為:7級16個月,8級14個月,9級12個月,10級10個月;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 金的具體標準為:7級25個月,8級20個月,9級15個月,10級10個月。
職工被確診為職業病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在上述標準基礎上加發50%。
工傷職工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上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全額支付;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每減少1年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遞減 20%。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年的按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全額的10%支付;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
職工因工傷殘的,需要先對其傷殘程度進行鑒定,確定是幾級傷殘,然后在根據上文中介紹的內容享受對應的傷殘待遇。其中,一致四級是一個檔次,五、六級是一個
檔次,而七至十級又是一個檔次。具體的待遇標準還請大家從上文中進行了解。希望律霸小編帶來的內容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兼職人員發生工傷有工傷賠償嗎
工傷賠償與交通賠償有抵觸嗎
工傷賠償私了的法律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房屋不能轉租,房屋怎么轉租才合法
2021-02-14認定醫療事故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4主動繳納罰金能減輕刑罰嗎
2021-02-15如何請律師
2021-03-06關于抵押期限是否影響擔保物權
2021-02-25對未成年監護人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04可以對支付令提管轄異議嗎
2020-12-03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婚姻法關于離婚協議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車禍受傷保險賠償有期限嗎
2020-11-27保險公司可以隨意停售在售短期健康險嗎
2021-03-07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呢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