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一年檢察院會被提審嗎?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
在人民法院二審期間,犯罪嫌疑人羈押期已經超過一審法院所判處的有期徒刑的,也適用取保候審。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
執行取保候審的派出所應當指定專人負責對被取保候審人進行監督考察,并將取保候審的執行情況報告所屬縣級公安機關通知決定取保候審的人民檢察院。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在執行期間,被取保候審人有正當理由需要離開所居住的市、縣的,負責執行的派出所應當及時報告所屬縣級公安機關,由該縣級公安機關征得決定取保候審的人民檢察院同意后批準。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證人擔保形式取保候審的,如果保證人在取保候審期間不愿繼續擔保或者喪失擔保條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收到保證人不愿繼續擔保的申請或者發現其喪失擔保條件后的三日以內,責令犯罪嫌疑人重新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或者變更為其他強制措施,并通知公安機關執行。
公安機關在執行期間收到保證人不愿繼續擔保的申請或者發現其喪失擔保條件的,應當在三日以內通知作出決定的人民檢察院。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被取保候審人、保證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決定沒收保證金、對保證人罰款,并在執行后三日以內將執行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接到通知后五日以內,區別情形,責令犯罪嫌疑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十五日前,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應當通知作出決定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在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前,作出解除取保候審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并通知公安機關執行。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證金擔保方式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規定,也沒有故意重新犯罪的,人民檢察院解除取保候審時,應當通知公安機關退還保證金。
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犯罪嫌疑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定,情節嚴重的,公安機關應當依法提請批準逮捕。人民檢察院應當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審查批準逮捕。
一般來說,取保候審只是針對身體有重要疾病和懷孕或者是正在哺乳的孕婦來進行處理的一種方式。并且取保候審是有一定的期限,如果期限到了檢察院會根據犯人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是否可以繼續進行取保候審。取保候審制度不應該是被犯人用來逃脫犯罪的一種手段。
取保候審期限是多久?
取保候審的條件是什么?
取保候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婚姻法對出軌的界定
2020-12-07一級醫療事故是指什么情況及相關賠償
2021-03-05律師收費標準最新規定出臺
2020-12-14婚姻自由原則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30贍養人的義務,贍養人應如何支付贍養費
2020-11-15辦理房產贈與必須雙方去現場嗎
2021-03-24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家庭財產保險在運作中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8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關于加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管理的通知
2021-03-05無法找到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無責車輛損失賠償責任
2020-11-28土地出讓合同能否保全
2021-01-21土地出讓金需要上繳國庫嗎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