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價格欺詐如何賠償
價格欺詐的賠償標準是三倍,不夠500的要補足500.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國家計委出臺《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認定以下13種價格行為為價格欺詐行為:
1、標價簽、價目表等所標示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等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內容與實際不符,并以此為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購買的。
2、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在同一交易場所同時使用兩種標價簽或者價目表,以低價招徠顧客并以高價進行結算的。
3、使用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誘導他人與其交易的。
4、標示的市場最低價、出廠價、批發價、特價、極品價等價格表示無依據或者無從比較的。
5、降價銷售所標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務,其折扣幅度與實際不符的。
6、銷售處理商品時,不標示處理品和處理品價格的。
7、采取價外饋贈方式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時,不如實標示饋贈物品的品名、數量或者饋贈物品為假劣商品的。
8、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帶有價格附加條件時,不標示或者含糊標示附加條件的。
9、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虛假優惠折價,謊稱降價或者將要提價,誘騙他人購買的。
10、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前有價格承諾,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11、謊稱收購、銷售價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經營者的收購、銷售價格,誘騙消費者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
12、采取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數量等手段,使數量或者質量與價格不符的。
13、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謊稱為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
消費者對于商家價格欺詐賠償問題不太了解,可以在線詢問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2-02月收入一萬撫養費給多少
2021-02-26分期付款如何行使不安抗辯
2021-02-09情勢變更的發生時間
2020-12-14房東悄悄賣房租客是否有優先購買權
2021-02-26雇傭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24職業病鑒定流程是什么
2020-11-11送外賣的被打誤工費要怎么計算
2021-03-25交通認定責任書沒寫逃逸會理賠嗎
2020-12-28離婚后有關子女的探望問題如何規定?
2021-02-14購房合同欺詐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09學生在學校發生碰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如何理解勞務派遣用工是一種補充用工形式
2021-03-02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保險代位追償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