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消費者被侵犯了知情權
如果屬于消費者應當知情的內容的,但是經營者沒有盡到注意、提醒的義務,消費者不知道該事項的,就是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侵犯消費者知情權賠償是怎樣的
1、消費者的知情權是指知悉、獲取所要購買產品相關信息的自由與權利。
2、對于侵犯消費者知情權的行為,造成損失的,消費者可以要求商家進行賠償
3、消費者知情權受到侵害,可以自行與商家進行協商,也可以找消費者協會或其他組織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仲裁機構或者法院提起訴訟解決。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八條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后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第二十六條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格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費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項和風險警示、售后服務、民事責任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內容,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予以說明。
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
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條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于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消費者的知情權受到侵害的,自己有損失的話,是可以主張損害賠償責任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仲裁或者起訴。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回遷房如何辦理戶口薄
2021-02-22不履行撫養義務能否得到贍養
2021-02-13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反擔保人未簽字反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29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競業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辭退老員工屬于非法辭退嗎
2021-03-22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什么是建筑工程保險
2021-01-16保險合同變更條款及事項的變更是如何的
2021-02-28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