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捆綁銷售,根據《反不正當竟爭法》的規定,是指經營者在銷售商品時違背購買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的行為。
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是指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應當予以規制的捆綁銷售行為,而非《反壟斷法》意義上的捆綁交易行為。即,認定是否構成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無需界定是否屬于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管轄
對于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法律或司法解釋沒有做出特別規定,應當按照一般侵權案件確定管轄。即,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9條的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上述侵權行為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發生地。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8條的規定,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結果
對于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的級別管轄,法律或司法解釋沒有做出特別規定,但可以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8條有關仿冒糾紛等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的管轄規定來確定管轄。即,一般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的基層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
法律適用
處理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暇反不正當竟爭法》。另外,根據國務院《關于認真解決商品搭售問題的通知》,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商業部、國家物價局、國家工商局于198年9月4日聯合發布的《關于禁止商品搭售問題的若干規定》對于搭售問題有一些原則性的規定,可作為參考。
確定該案由應當注意的問題
學理上一般將《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2條規定的搭售、附加不合理條件銷售稱為捆綁銷售。此處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不包括《反壟斷法》規定的捆綁交易行為。為了案由的簡明和便于識別,這次修改將2008年《規定》所稱的“搭售、附加不合理條件銷售糾紛”修改為“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糾紛”。
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行為引起的糾紛,如果發生在市場經營者之間,即當事人之間具有竟爭關系的,應當作為本條《規定》的不正當竟爭糾紛受理;如果屬于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的爭議,應當作為《規定》第74條規定的買賣合同糾紛受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警察能否與外國人結婚,其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6分公司注冊手續有哪些
2020-12-27定金和訂金區別,哪個可以退
2021-01-28傷殘鑒定需要多少錢
2021-03-21行政處罰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0取保候審多年后是否追訴
2021-01-06父母離異后誰是監護人
2020-11-20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婚前協議公證費用
2021-02-16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鄰居間的土地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5集體土地租賃協議書的內容
2021-03-17申請解除競業限制方式
2021-03-20壽險理賠中主訴證據效力的認定
2021-01-08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該賠償嗎?
2020-12-30返還土地出讓金的相關稅務怎么處理
2021-01-18征地申請需要公開哪些文件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