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欺詐性經營行為的懲罰有哪些
對于經營者是否實施欺詐性經營行為的認定,應當把握以下幾方面:
1、看經營者是否有欺詐的故意,即經營者在主觀上是否有誘使消費者產生錯誤意思表示的目的;
2、看經營者在客觀行為上是否采取了弄虛作假、隱瞞事實真相等欺騙手段;
3、看是否有誘使消費者產生錯誤意思的事實發生。
只有同時具備上述三個條件,方可認定為經營者實施了欺詐性經營行為。
在實際生活中,經營者實施的欺詐性經營行為的種類繁多,主要有:
1、掩蓋商品質量中存在的瑕疵,銷售或者提供不符合保障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要求的商品;
2、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3、銷售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
4、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
5、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
6、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
7、對商品或者服務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8、銷售商品的重量或者數量少于該商品所明示的重量或者數量;
9、對商品的價格作虛假的表示等等。
總之,只要商品的經營者或者服務的提供者實施了弄虛作假、隱瞞事實真相等欺騙手段,誘使消費者產生錯誤的理解,作出違背自己意愿的意思表示,就構成了欺詐性經營行為,對于欺詐性經營行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明確規定了,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即經營者承擔的懲罰性賠償金的金額為消費者實際支付的費用的一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說能治好卻沒治好,醫院算不算欺詐
2021-01-02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贈與合同部分履行還可以任意撤銷嗎
2020-11-24長沙市住房公積金最低標準是什么
2021-02-07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可以作為雙方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0-12-05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未經發包方同意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21土地轉讓合同
2020-12-12棚戶區改造,應該怎么賠償
2021-03-14拆遷轉戶口相關政策,拆遷轉戶口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