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上的法人和主體是不同的概念,它們可能是同一個人活著組織也可能是不同的個體。那么建筑工程合同上的法人到底能不能成為主體呢?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建筑工程合同上的法人是主體嗎?以及合同主體的相關規定。
一、合同主體資格要件的法律規定
我國《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第五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法》第9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當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訂立合同”。
這些是法律對合同簽訂人主體資格要件的原則性規定。當事人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就是當事人有資格也有能力做出意思表示并是締結契約的前提,在法學理論上,這一前提也被稱為“主體資格要件”,缺少這一要件,當事人所簽訂的合同就可能歸于無效。當事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對于自然人而言,與其年齡和精神善有關;而對于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來說,與其設立和經營范圍有關。
二、建筑工程合同主體應具備哪些條件
(一)合同主體有無法人資格或者是依法成立的其他組織,屬于獨立的民事主體。
(二)有權簽訂建設工程合同或已得到合法授權。
(三)滿足一定的資質要求。
資質,是依據企業的注冊資本、凈資產額、專業技術人員和已完成開發或建設的工程等因素對企業的綜合評定。建筑企業應當持有依法取得的資質證書,并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內承攬工程。
三、建筑工程合同上的法人是主體嗎
建筑工程合同上的法人就是主體。合同主體都是指的簽訂合同的雙方,比如說甲為發包方,乙為承包方,雙方簽訂工程承發包合同的時候,合同的主體分別為甲的名稱和乙的名稱。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一般涉及兩方當事人:發包人和承包人。由于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區別于一般合同的在合同簽訂和履行方面的特殊性,我國的法律對發包人和承包人的主體資格還有不同的特殊要求,這些特殊要求也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效力認定的重要依據。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合同上的法人就是合同的主體。建筑工程合同一般涉及發包人和承包人,但無論哪方,合同是的法人都是其主體。因為它符合合同主體資格要件的法律規定,也滿足建筑工程合同主體的條件。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泰州律師。
建筑工程施工班組勞務合同
北京市建筑工程預算定額怎么規定的
安徽省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辦法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訴案件手續是什么
2020-12-27施工噪音加害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1-13監察機關可以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嗎
2020-12-28破壞軍人婚姻構成犯罪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1-03-02涉外婚姻中介公司違法嗎
2021-03-24有限合伙人股東欠伙企業款算侵權嗎
2020-12-15被限制減刑的人能否假釋
2021-03-21土地確權女兒可繼承嗎
2020-11-16公租房戶口在有居住權嗎
2021-01-27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車輛沒買保險被撞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15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21收費停車場車被劃 保險公司不賠償應找保管人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