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的法律概念是什么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雖未直接明確消費者的定義,但第二條將“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行為界定為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根據這一規定,所謂消費者,是指為滿足生活需要而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由國家專門法律確認其主體地位和保護其消費權益的個人。
這一定義不僅符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弱者的立法原則,而且與是“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性質相一致(有些單位為職工生活消費購買的商品,最終是要通過社會個體成員的使用)。同時,也與有關國際組織和國家的方法相一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認為,消費者是以個人消費為目的而購買使用商品和服務的個體社會成員。
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有哪些
(一)機關
消費者權益保護機關有兩類:即行政執法機關和行業主管部門。
行政執法部門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技術監督部門、衛生監督管理部門、進出口商品檢驗部門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主要職責是:
(1)通過對市場經營主體的監督管理,制止違法經營,防止損害消費者權益行為的發生。
(2)通過對各類市場的監督管理,查處各種市場違法行為,維護市場交易秩序,為消費者提供公平,安全的消費環境。
(3)通過對廣告的監督管理,查處虛假廣告和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維護消費者的選擇權和合法權益。
(4)通過商標管理,查處商標假冒行為,為消費者選購優質商品創造條件。
(5)通過制止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打擊和查處各種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6)指導消費者協會的工作。
(二)組織
1、消費者組織
即消費者保護團體,是指依法成立的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從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總稱。消費者組織是消費者運動發展的產物,是消費者行使結社權的結果。消費者組織具有以下幾個特征:它是一種社會團體,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宗旨,不以營利為目的。
2、消費者協會
中國消費者協會,是中國廣大消費者的組織,是一個具有半官方性質的群眾性社會團體。中國消費者協會和地方各級消費協會,是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經過民政部門核準登記而設立的,因而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消費者協會的任務有兩項,一是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二是保護消費者權益。我國法律規定消費者協會有七項職能,即:
(1)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
(2)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
(3)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行政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4)受理消費者的投訴,并對投訴進行調查、調解。
(5)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提請鑒定部門鑒定,鑒定部門應當告知鑒定結論。
(6)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
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國際消費者組織中影響較大的有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IOCU”和歐洲消費者同盟機構“BEUC”。
對消費者的定義,其實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規定,而在我國并未直接對消費者做出明確的定義。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合同生效時間
2021-01-14農村房屋拆遷程序怎么規定
2021-03-21兩個法律沖突怎么解決
2021-03-262020年侵害姓名權應負什么責任
2021-01-01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交通事故調解書范本
2021-02-23車輛事故肇事方不賠償怎么辦
2021-03-10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小區電梯廣告牌收益應該歸誰所有
2020-12-05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解決
2020-11-22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人壽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0-11-28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5土地出讓金計算方法及其概念是什么
2020-12-01返還土地出讓金的相關稅務怎么處理
2021-01-18土地流轉給個人可以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