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段-宇原是上海一家企業的營銷人員,與前妻離婚后在常州創業。1999年,通過征婚,他與同是離異的鄭*清相識。交往不久,他們就到民政部門登記結婚。由于雙方均系再婚,為慎重起見,2000年6月份,夫妻倆經過“友好協商”,共同簽署了一份“協議書”,對婚前婚后的財產歸屬做了約定。同時,雙方還約定,夫妻結婚后應互敬互愛,對家庭、配偶、子女要有道德觀和責任感。協議書中還特別強調了夫妻間的“違約責任”:若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出現婚外情等破壞夫妻感情的情況,有過錯的一方應當給予無過錯的一方經濟賠償30萬元人民幣。
協議簽訂后不久,鄭*清就發現丈夫段-宇與別的異性有染。’2000年10月14日凌晨,鄭*清得知丈夫在看望由前妻撫養的兒子時,留宿于前妻家中;2001年8月11日晚,鄭*清又發現段-宇與另一陌生女性一起進人其在常州的家,至次日凌晨1時仍未離開。為此,夫妻倆矛盾不斷加劇,危機四伏的婚姻終于破裂。2002年6月,段-宇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法院判決雙方離婚。與此同時,鄭*清也以段-宇違反“夫妻忠誠協議”為由提起反訴,要求法院判令段-宇支付違約金30萬元。
受理此案后,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段-宇和鄭*清在自愿基礎上訂立的協議有效,且鄭*清提供的證據證實了段-宇與其他女性的不正當行為,可以認為他已經違背了夫妻間關于彼此忠誠的約定。故判決段-宇支付鄭*清賠償金30萬元。
判決做出后,段-宇不服,向上海市某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后在上訴期間,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段-宇支付鄭*清25萬元人民幣。
律師分析
這是一起因丈夫有婚外情而引發的“夫妻不忠賠償案”。男方因違反了“忠誠協議”,最終賠償了女方25萬元。這是婚姻法修改后,道德協議發生法律效力的首起判例。它開了一個先河:即通過協議的合法方式,讓法律作用于婚外情,以致后來不少法院都紛紛效仿。
那么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簽訂的“忠誠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這是本案爭議的最大焦點。
《婚姻法》第4條規定:“夫妻之間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之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這就是法律對夫妻之間忠實義務的規定。但這只是一項宣言性的條款、一種法律精神或原則,是倡導性的規定,人們并不能單憑這一條來狀告配偶對自己不忠。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3條也有明確規定:“當事人僅以婚姻法第四條為依據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履行合同賠償要求怎么寫
2021-02-17合同無效企業如何擔責
2021-01-16網絡上采用別人的文章是侵權嗎
2020-12-05地役權與相鄰權有什么區別
2021-01-27公司分立后股東是否能分立
2020-12-17侵犯著作權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反擔保解除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08行政處罰的管轄原則是什么
2021-02-01房屋遺產繼承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3-16是否在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執行期
2021-02-06離婚調解無效何時判
2020-12-12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競業限制承諾書有效嗎
2021-02-26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