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間重新犯罪的被告人是否適用數罪并罰問題的批復》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主刑已執行完畢,在執行附加刑剝奪政治權利期間又重新犯罪,如果所犯新罪無須判處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應當在對被告人所犯新罪作出判決時,把前罪沒有執行完畢的附加剝奪政治權利和新罪所判處的刑罰,按照數罪并罰原則,決定執行的刑罰,即在新罪所判處的刑罰執行完畢以后,繼續執行前罪沒有執行完畢的附加刑剝奪政治權利。
審理中,對如何計算已執行的剝奪政治權利的刑期存在不同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姜某已執行的剝奪政治權利期間應自2002年5月31日起至2004年6月30日止。理由:根據《刑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規定,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刑期,從徒刑執行完畢之日起計算;剝奪政治權利的效力當然施用于主刑執行期間。姜某自2002年5月30日刑滿釋放后至2004年7月1日因涉嫌犯盜竊罪被刑事拘留直至被判處有期徒刑,因其主刑刑期的計算系從2004年7月1日起算,故已執行的剝奪政治權利期間應計算至2004年6月30日止。
第二種意見認為,姜某已執行的剝奪政治權利期間應自2002年5月31日起至2004年10月26日止。理由:姜某在附加剝奪政治權利期間重新犯罪,于2004年10月26日才被作有罪判決,自2004年7月1日起因被羈押而折抵刑期系法律對徒刑刑期計算的規定,不應視為主刑執行期間。
筆者認為,該期間如何計算,主要看被告人在2004年7月1日--10月26日期間是否被實際被剝奪了政治權利,即在被作出有罪判決前是否在執行該附加刑。大家都知道,剝奪政治權利是指以剝奪犯罪人參加管理國家和政治活動的權利為內容的刑罰方法,所剝奪的權利內容包括:一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二是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三是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四是擔任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司法實踐中,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強制措施后,其二、三、四項權利自然無法享有,而根據《選舉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只要被剝奪政治權利未期滿就無選舉權,也就是說,犯罪嫌疑人在被羈押期間至被作出有罪判決前無法享有政治權利,事實上被剝奪了政治權利。
綜上所述,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近似商標駁回復審能成功嗎
2021-01-27哪些財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
2021-01-27二級傷殘標準
2021-02-15上下班工傷認定標準
2020-11-21主合同找不到了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3-19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終止的勞務合同保存多久
2021-01-20集體合同的訂立主體是公司嗎
2021-02-03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無償合同中止履行需要通知嗎
2021-01-13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飛機延誤多久有賠償
2020-12-11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