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復核程序的任務
根據法律規(guī)定和司法實踐經驗,死刑復核程序的任務是,由享有復核權的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報請復核的死刑判決、裁定,在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上是否正確進行全面審查,依法作出是否核準死刑的決定。因此,對死刑案件進行復核時,必須完成兩項任務:
一是查明原判認定的犯罪事實是否清楚,據以定罪的證據是否確實、充分,罪名是否準確,量刑(死刑、死緩)是否適當,程序是否合法;
二是依據事實和法律,作出是否核準死刑的決定并制作相應的司法文書,以核準正確的死刑判決、裁定,糾正不適當或錯誤的死刑判決、裁定。
程序
中國的刑事訴訟程序分為普通程序和特殊程序。一般的刑事案件(主要指公訴案件),大致經過立案、偵查、起訴、第一審程序、第二審程序、執(zhí)行程序,這是普通程序。此外,對于判處死刑的案件,還要經過專門的復核核準程序;對于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當發(fā)現(xiàn)確有錯誤時,可以通過審判監(jiān)督程序進行糾正,這些是特殊程序。死刑復核程序尤以其獨特的審判對象和核準權的專屬性等特征既區(qū)別于普通程序,又不同于其他特殊程序。具體而言具有以下特點:
特點
審理對象特定
這一程序只適用于判處死刑的案件,包括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和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的案件。只有死刑案件才需要經過死刑復核程序。沒有被判處死刑的案件無需經過這一程序。這種審理對象的特定性使死刑復核程序既不同于普通審判程序——一審和二審程序,也不同于另一種特殊審判程序——審判監(jiān)督程序。
死刑復核程序是死刑案件的終審程序
一般刑事案件經過第一審、第二審程序以后,判決就發(fā)生法律效力。而死刑案件除經過第一審、第二審程序以外,還必須經過死刑復核程序。只有經過復核并核準的死刑判決才發(fā)生法律效力。從這一意義上說,死刑復核程序是兩審終審制的一種例外。
所處的訴訟階段特殊
死刑復核程序的進行一般是在死刑判決作出之后,發(fā)生法律效力并交付執(zhí)行之前。相比較而言,第一審程序、第二審程序審理時間是在起訴之后,二審判決之前;審判監(jiān)督程序則是在判決、裁定發(fā)生法律效力之后。
核準權具有專屬性
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有權進行死刑復核的機關只有最高人民法院。而其他審判程序與此不同:一審案件任何級別的法院均可審判;二審案件中級以上的法院均可審判;再審案件原審以及原審以上的法院均可審判
程序啟動上具有自動性
第一審程序和第二審程序的啟動都遵循不告不理原則:只有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或者自訴人提起自訴,人民法院才能啟動第一審程序;只有檢察機關提起抗訴或者被告人、自訴人提起上訴,人民法院才能啟動二審程序。而死刑復核程序的啟動既不需要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或者抗訴,也不需要當事人提起自訴或上訴,只要二審法院審理完畢或者一審后經過法定的上訴期或抗訴期被告人沒有提出上訴、檢察院沒有提起抗訴,人民法院就應當自動將案件報送高級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報請復核方式特殊
依照法律有關規(guī)定,報請復核應當按照法院的組織系統(tǒng)逐級上報,不得越級報核。而審判監(jiān)督程序可以越級申訴。
方式
死刑復核程序是人民法院對判處死刑的案件進行復查核準所遵循的一種特別審判程序。死刑是剝奪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罰,是刑法所規(guī)定的諸刑種中最嚴厲的一種,稱為極刑。
在死刑復核權回收之后,應當根據訴訟的規(guī)律設計完善死刑復核程序,盡管其不同于一審、二審程序,但可以進行訴訟化改造。可以根據案件的情況采用以下兩種方式:
一是對于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人民檢察院不抗訴的,以及雖然提出了上訴或者抗訴,但不是針對事實認定而是針對法律適用或程序問題的案件,法院可以采用非開庭的方式進行審理,但即使非開庭審理仍必須包括審查書面卷宗材料、訊問被告人和聽取公訴機關、辯護人的意見等內容;
二是對于審判處死刑后被告人提出上訴或者檢察機關提出抗訴,并且是針對事實認定提出的案件,法院應當采用開庭審理的方式,即在確定的時間吸收檢察機關、被告人、辯護人以及其他必須參加的訴訟參與人共同參與復核程序。操作方式上可以采取形式面對面的直接審理和通過互聯(lián)網進行的遠程審理兩種方式。實行開庭審理,可以保證控辯雙方有效的參與到庭審過程中,特別是辯方可以有機會充分行使辯護權,同時也便于檢察機關對法院的審判活動實施有效的法律監(jiān)督。不論是哪種審理方式,均應由3名以上單數法官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對于疑難、復雜、重大案件,可以經合議庭提請由審判委員會開庭審理。
死緩,全稱為“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是執(zhí)行死刑的一種制度,指對應當判處死刑,但又不是必須立即執(zhí)行的犯罪分子,在判處死刑的同時宣告緩刑2年執(zhí)行,實行勞動改造,以觀后效。作為我國一項獨特的死刑執(zhí)行制度,死緩制度最初是作為我黨的一項刑事政策發(fā)端于1951年新中國成立之初的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的高潮中,適用對象是沒有血債、民憤不大和損害國家利益未達到最嚴重程度,而又罪該處死的反革命分子。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這方面的知識的詳細介紹,對于死刑是可以申請緩刑的,但是必須是需要進行審核才可以進行的,那么對于該方面還有任何的問題,我們網站的相關人員進行積極進行解答的。希望幫助大家。最后祝福大家身體健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程序必備知識
2021-01-31小區(qū)收費停車場被盜無監(jiān)控如何維權
2021-02-01無業(yè)一級重殘的患者醫(yī)藥報銷的標準是怎么樣
2020-11-27同居關系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2021-02-16侵權糾紛中律師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什么
2020-11-23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xié)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涉黑能取保候審嗎
2020-12-03開發(fā)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合同糾紛判決后多長時間執(zhí)行
2021-03-21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實習協(xié)議期是多久
2021-03-18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再保險合同業(yè)務有哪些
2020-12-13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重復保險出險后能獲得超額賠償嗎
2020-12-16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超載運輸發(fā)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