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作為一種貨幣,是可以提存的。
提存應符合一定的條件,并按法定的程序進行。提存實施后,在債務人、債權人、提存機關相互之間將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
提存應按下列程序進行:
1、債務人應向清償地提存機關提交提存申請。該申請應載明:提存的原因,標的物及其種類、數量,標的物受領人的姓名、地址或者不知誰為受領人的理由等基本內容。此外,債務人應提交有關債務證據,以證明提存申請載明的提存物確系其所負債務的標的物,并還應提交有關債權人遲延或者無法向債權人清償的相關證據。對于債務人提交的提存申請及有關證據,提存機關應進行審查,以決定是否應予提存。
2、債務人提交提存物。對債務人的提存請求經審查符合提存條件的,債務人應向提存機關或指定的保管人提交提存標的物,提存機關應予接受并進行妥善保管。
3、提存機關授予債務人提存證書。提存機關在收取提存申請及提存物后,應向債務人授予提存證書。提存證書與清償受領證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4、通知債權人受領提存物。在提存時,債務人應附具提存通知書。在提存后,應將提存通知書送達債權人。至于通知的義務應由誰承擔,在立法上有不同的規定。各國及各地區立法通常規定由債務人通知債權人。
我國《合同法》采取了國際通行的作法,將提存的通知義務規定由債務人承擔,該法第102條規定:“標的物提存后,除債權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債務人應當及時通知債權人或者債權人的繼承人、監護人。”這樣規定的合理之處在于:
一是履行合同義務原本是債務人的義務,由債務人為提存通知是債務人向債權人表明自己已經履行合同義務的具體表現;
二是由于提存不是向債權人直接為清償,債權人往往并不知情,法律規定債務人應當及時通知債權人,可以使其及時到提存機關領取提存標的物,減少不必要的費用和損失;
三是債權人和債務人在交易過程中的相互接觸和聯系,使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情況較之提存機關更為了解,由債務人履行通知義務更為合適。
當然,《合同法》所規定的債務人的通知義務只限于債權人下落不明以外的情況,在債權人下落不明的情況下應如何通知以及由誰通知,《合同法》沒有明確規定。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望權糾紛探望不利于孩子該怎么判
2020-12-24行政執法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06勞動法辭退如何賠償
2021-03-16第三方支付的各方主體都有誰
2021-01-03女子穿拖鞋駕車致死亡獲刑6年,被判刑后是否可免除民事賠償
2021-02-24《婚姻法》規定探望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9信用卡逾期的立案標準
2021-01-26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汽車他人放火燃燒保險賠嗎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