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16周歲打架致人輕傷會判刑嗎
1、對于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僅對以下八種重罪承擔刑事責任: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所以,如果僅僅是故意傷害,造成他人輕傷的,并不承擔刑事責任。
2、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的,依照刑法可以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未成年人犯罪的,應該從輕、減輕處罰。
《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不宜以犯罪論處。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故意傷害致死的,屬于結果加重犯,行為人主觀上對傷害持故意,對致人死亡有過失。
易言之,在傷害對象與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應根據行為人對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預見可能性以及有關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來認定是否傷害致死。
(1)如果行為人甲對被害人乙實施傷害行為,雖然沒有發生打擊錯誤與對象認識錯誤,但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丙卻仍然實施傷害行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2)如果行為人A本欲對被害人B實施傷害行為,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或者打擊錯誤,而事實上對C實施傷害行為,導致C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處理事實錯誤的法定符合說,刑法規定故意傷害罪不只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保護一切人的身體健康;只要行為人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也傷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傷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傷害致死也是如此。B與C的身體均受刑法保護,發生對象認識錯誤或打擊錯誤并不影響A的傷害行為性質,理當以故意傷害致死論處。
(3)如果行為人張三對李四實施傷害行為,既沒有發生事實認識錯誤,也不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王五,由于某種原因致使王五死亡的,則難以認定張三的行為成立故意傷害致死。
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未成年人是不用承擔刑事責任的,不過涉及到的賠償必須一分不少的賠償,要是不賠償的,受害人家屬可以進行起訴,然后申請強制執行的,嚴格來說16歲的人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了,現在的都早熟。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書下來后多久可失效
2021-03-06民間借貸被告不出庭有什么后果
2021-02-17軟件盜版卸載后還存在侵權嗎
2021-01-17扶貧捐贈可以反悔嗎
2021-02-28軍人能和離異女結婚嗎
2021-01-05注冊資金可以是資產嗎
2020-12-28父親去世了債務怎么辦
2021-01-21交通事故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怎么算
2021-03-22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商業銀行是企業法人嗎
2021-03-20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關于規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1-01-05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退商業車險過程是怎么樣的,退保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