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受害人抗訴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受害人對法院作出的一審判決或者二審判決結果不服時,有權在規定的時限內向檢察機關提出抗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二百一十七條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第二百一十八條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第二百一十九條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二、刑事抗訴的形式有哪些
刑事抗訴是指人民檢察院認為刑事判決或裁定確有錯誤,按照法定訴訟程序,要求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重新審理并作出改判的法律監督活動。
(一)刑事抗訴包括兩種形式:
1、第二審程序抗訴,即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刑事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
2、審判監督程序抗訴,即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確有錯誤時,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
(二)第二審程序抗訴的條件是:
1、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
2、確有抗訴的必要性。
對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為有抗訴必要,依法提出抗訴: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證據,未經庭審證即作為裁判的根據,導致裁判錯誤的。
2、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量刑雖然未致畸輕畸重,但社會影響惡劣的。
3、人民法院不采納公訴人庭前收集并經庭審質證的有效證據,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決無罪或改變事實認定,造成錯誤裁判的。
4、人民法院審判活動嚴重違反法定訴訟程序,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有貪污受賄、徇私等行為,影響公正裁判的。
5、因重要事實、法定情節認定錯誤而導致錯誤裁判,或者因判決、裁定認定犯罪性質錯誤,可能對司法實踐產生不良效應的。
抗訴是有時間期限的,只有在規定的時間期限之內人民法院才會進行受理。人民法院的裁決判定書是有法律效力的,如果不服氣的,在規定時間上訴就可以,不上訴那就是默認的同意人民法院的判決,不履行判決書就是違法行為。
一審終審能否申訴或者抗訴?
刑訴法規定刑事抗訴能改判嗎
民事訴訟中抗訴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肇事后人死了一定會負刑事責任嗎
2021-01-05合同到期未續簽單位是否要支付雙倍工資
2021-03-16地役權變動后,當事人是否要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2020-11-18保證金的擔保形式有哪些
2020-11-22拾得人拾得遺失物能向遺失物丟失人請求報酬嗎
2021-03-07離婚后坐牢前妻孩子可以探望嗎
2021-03-24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發生車禍理賠多久時間有效
2021-01-19被保險人的權力和義務
2020-11-16保險受益權的變更
2020-11-29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1-01-10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什么意思
2021-01-20拆遷安置房辦理產證需要多少錢
2021-03-23房屋拆遷補償金額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1-03-13農村宅基地房多次買賣后拆遷補償款歸誰所有
2020-11-30如何在沒有合法手續的拆遷項目中進行維權?
2021-01-242020農村房屋拆遷多少錢一平方,有哪些安置補償方式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