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偵查階段律師的辯護意見是怎么規定的?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提出意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九條“在案件偵查終結前,辯護律師提出要求的,偵查機關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并記錄在案。辯護律師提出書面意見的,應當附卷。”
《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為刑事辯護律師在偵查階段向偵查機關提出書面辯護意見提供了法律依據。盡管在偵查階段,律師接受當事人或者當事人家屬的委托時,對于當事人涉嫌犯罪的相關事實情況了解不多,對于偵查機關究竟掌握何種證據、已經查實何種事實更不了解。但《刑事訴訟法》賦予了辯護律師可以根據事實和法律給犯罪嫌疑人提供幫助,同時也賦予了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的權利。
二、指定辯護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后,對于被告人未委托辯護人的,在必要的時候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這是指定辯護律師介入刑事訴訟的時間,也即指定辯護的范圍僅存在于案件的審判階段。
首先,委托辯護介入刑事訴訟的時間,依據《刑訴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案件自移送到人民檢察院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相比之下,指定辯護的范圍僅存在于案件的審判階段,時間極為短促,最早也得在開庭前10日,刑事訴訟已進入后期。也就是說在刑事訴訟介入程序上,委托辯護在時間上早于指定辯護,兩類辯護規定不平等,顯失公平。
其次,指定辯護適用情形有三種:
一是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以及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案件;
二是被告人是盲、聾、啞或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案件;
三是被告人可能被判處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案件。
再次,人民法院是審判機關,是居中裁判,應不偏不倚,在案件審判前不應作出被告人可能判處死刑的判斷,不然,會給被告人、指定辯護人、公訴人以及社會各界傳遞這樣一個信息,法院未經審理之前便初步認定被告人死刑,致使人民法院有“先入為主”之嫌。這是違反未經人民法院審判不得確定有罪原則的。
對于偵查階段的律師辯護意見可以結合實際的案件審查情況來辦理,特別是對于犯罪事實是否成立,涉及到的刑事案件的犯罪種類等情況,但辯護律師只能根據自己的法律適用來提出辯護意見,最終的判決是由法院進行認定的。
偵查階段律師會見有哪些規定
偵查階段拒絕指定辯護可以嗎
律師辯護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有什么行政責任
2021-02-15離婚損害賠償包括哪些項目
2020-11-08立約定金交付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10公民到法院起訴離婚有什么程序
2020-12-09父母可以向斷絕關系的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1-23贍養糾紛調解技巧有哪些
2020-12-24老公有外遇離婚財產怎么分割
2020-11-19不動產登記公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什么
2021-03-05勞動合同變更期限是不是可以續簽
2021-01-07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保險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1-03-17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