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抗訴書是由哪個單位出具的?
由檢察機關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法院在審理刑事案件過程中,根據被害人等的申請或檢察機關的提起,對由該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直接物質損失的賠償問題進行合并審理的訴訟活動。附帶民事訴訟在整個刑事訴訟過程中都可以提起。如刑事案件已審結,則應單獨作為民事案件審理。一般情況下附帶民事訴訟應同刑事案件一并審判,但有時為防止刑事案件審判的過分延遲,也可以在刑事案件審判后,由同一審判組織繼續審理附帶民事訴訟部分。
二、根據有關法理以及立法和司法解釋的規定,附帶民事訴訟的成立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成立的前提是刑事訴訟已經成立。附帶民事訴訟是由刑事訴訟所追究的犯罪行為引起的,是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附帶追究其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因此,附帶民事訴訟必須以刑事訴訟的成立為前提,如果刑事訴訟不成立,附帶民事訴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被害人就應當提起獨立的民事訴訟,而不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此外,如果刑事訴訟程序尚未啟動,或者刑事訴訟程序已經結束,被害人也只能提起獨立的民事訴訟,而不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2、被害人遭受的必須是物質損失。對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根據中國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均限定為物質方面的損失。但法律在不同場合表述又有所不同。刑事訴訟法第77第1款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用的是“物質損失”;同條第2款規定:“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用的是“財產損失”;刑法第36條第1款規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用的是“經濟損失”。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可以理解為在附帶民事訴訟賠償范圍問題上,物質損失、財產損失、經濟損失三詞同義,邏輯上屬于同一概念。盡管在其他場合,三者的內涵并不完全相同。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抗訴書的出具應當實際情況來進行認定,首先要區別刑事附帶民事責任進行處理,一般情況下,民事責任應當在刑事責任作出處理之前進行辦理,并且民事責任的處理情況還在一定程序上影響刑事責任的司法判決結果,具體情況應當據實而定。
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被害人刑事抗訴不成功怎么辦
檢察院抗訴的理由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多長時間不追究
2020-11-23擔保公司搶車警察追回的案例分析
2021-03-14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遺囑可以寫進離婚協議嗎
2021-01-04設立商業銀行要公告嗎
2021-02-04冒名頂替簽訂勞動合同的效力
2020-12-19競業限制解除后是否要遵守保密協議
2021-03-21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強險投保人提供哪些材料
2021-02-28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辦理機動車理賠注意什么
2021-03-19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對保險代理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8中國土地承包年限是什么
2020-12-06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該補償多少錢
2021-01-20土地轉包合同協議
2021-01-12空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