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抗訴的后果是什么?
刑事訴訟抗訴的后果,應當由審判機關對刑事案件進行重新認定后得出,一般可以出現加重判罰或者減輕判罰的情況。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上訴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
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或者自訴人提出上訴的,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后,人民法院會對案件進行重新的審理,并依據刑訴法的規定作出判決。抗訴的后果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經過審理后,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
(二)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
(三)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二、檢察院抗訴的條件有哪些?
1.案件存在民事權益爭議。人民檢察院抗的案件,必須是存在民事權益爭議的案件。不存在民事權益爭議的非訴訟案件,人民檢察院不能提出抗訴。此外,當事人依法不能申請再審的民事權益爭議案件,如判決解除婚姻關系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也不能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件辦案規則》第6條規定,對于人民法院判決解除收養關系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也不受理當事人的申訴。
2.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在民事訴訟中,檢察監督是一種事后監督,對于尚未生效的民事判決、裁定,人民檢察院不能提出抗訴。對于當事人自愿達成的調解書,人民檢察院也不能提出抗訴。
3.具備法定的事由。為了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維護人民法院的權威性,人民檢察院抗訴必須有一定范圍的限制。因此,《民事訴訟法》第208 條對人民檢察院抗訴的事由作出了明確規定。只有人民法院的裁判或者訴訟行為具有該條規定的事由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才能提出抗訴。
4. 由有權的人民檢察院提出。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只有最高人民檢察院、上級人民檢察院才有權提出抗訴。除最高人民檢察院外,人民檢察院無權對同級人民法院的裁判提出抗訴。
根據司法機關的職能,抗訴是由檢察機關作出的。在審判機關對刑事訴訟案件進行司法判決后,檢察機關需要對刑事案件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如果發現相關司法判決不準確,對法律適用有錯誤的情況,則是可以向審判機關提出抗訴的決定的,其結果和目的在于保證法律的公平正義。
民事訴訟中抗訴程序是怎樣的?
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檢察院抗訴的理由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案例的分析
2020-12-30合同債權的訴訟時效問題
2020-11-25非上市公司收購股權轉讓要繳稅嗎
2021-01-12主合同無效從合同必然無效嗎
2021-01-30辭職在下個月發工資合法嗎
2021-01-24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范本
2021-03-1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車禍受傷保險賠償有期限嗎
2020-11-27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是否還要賠償
2020-12-26新保險法對責任保險制度進行了哪些修改和完善
2020-12-07用宅基地辦企業拆遷如何補償
2021-02-24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分別怎么補償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