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公開宣判不通知公訴人合法嗎?
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案件進行公開審理的時候,法院要通知案件的受害人、辯護人等人出庭時間、地點等內容。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回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后,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上述活動情形應當寫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二、哪些案件不宜公開宣判?
法院審判案件公開進行的訴訟原則。開庭時間、地點對外公開,允許公眾旁聽和新聞記者采訪。審判公開原則最早為資產階級啟蒙學者所提出,以反對封建司法中的秘密審判、私設法庭、專橫擅斷。后為各國普遍采用。在中國,依照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下列情況不公開審判:
1、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案件,一律不公開。
2、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14歲以上不滿16歲的一律不公開;16歲以上未滿18歲的,一般也不公開。
3、離婚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上述案件不論是否公開審理,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公開審判是相對于秘密審判而言的。公開審判取代秘密審判是訴訟制度文明進步的表現。
三、法院公開宣判的意義有什么?
1、可以帶動合議、辯護、回避等各項制度的貫徹執行。
2、有助于人民法院客觀全面地查明案情和正確地處理案件,提高辦案質量。
3、可以密切法院同群眾的關系,增強審判人員的責任感,防止發生違法亂紀現象。
4、可以充分發揮審判的教育作用。
綜上所述,對于一些涉黑案件,法院有時候會選擇公開宣判,這樣對于不法分子是一種震懾。按規定,法院宣判要通知到公訴人,檢察院作為公訴人會出庭。公開宣判之前,法院通知案件當事人具體時間和地點,群眾可以旁聽。公開宣判之后,嫌疑人會被關到監獄服刑。
刑事拘留后被批捕大概多長時間會到法院進行宣判
拘役緩刑會當庭宣判嗎?
檢察院提起的公訴案件能協調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停車場車被扎破管理人有責任嗎
2020-12-29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交通事故訴訟費能否稅前扣除
2021-02-07傷殘鑒定程序怎么辦理?
2020-12-17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保險利益原則是什么
2021-01-29保險公司理賠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1-25國有土地出讓金可以分期支付嗎
2020-11-21沒有交土地出讓金的四合院能買賣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