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有錯必糾,是我國司法實踐的一項重要原則,也被認為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優越性的重要體現。設立再審程序的目的就是為了糾正錯案,實現案件的實體公正。因此,就洐生除了刑事再審程序。但是就刑事案件申請再審的時候也需要滿足規定的條件,那么刑事案件再審條件是什么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什么是刑事訴訟的再審程序?
刑事再審程序,又稱刑事審判監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在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依法提起并對案件進行重新審理的訴訟程序。
二、刑事案件再審條件是什么?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同時,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發現已經生效的判決確有錯誤的時候,也可以啟動再審程序。
1、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需滿足以下條件: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2、各級法院、檢察院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條件: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于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此。根據上文的講解可以看出,為了保證法院判決的穩定性,刑事再審程序的申訴以及提起的條件都是極為嚴格的。因此,建議當事人在申訴前做好提供相關證據的準備工作,必要時最好委托刑事法方面的律師進行咨詢。
刑事訴訟法申請再審的情形
刑事訴訟法再審的提出規定內容是怎么樣的?
刑事訴訟法再審期限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車撞狗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4旅游中被強制購物,事后發現上當受騙該如何
2021-01-21店鋪轉讓費多少算合理
2020-11-28員工股權激勵解禁后多久能賣
2021-01-12反擔保解除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08哪些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05工傷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26農村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多少
2020-11-18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