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訴訟的審判原則中有一種為二審終審,也就是說一起案件最多經過兩級法院的審理,然后就會作出最終的判決。可以說大多數的案件都是這樣的,但也存在二審終審制的例外情況,那究竟法律中規定的二審終審的例外情況有哪些呢?接下來,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二審終審的例外情況有哪些
我國兩審終審制有四種例外:
1、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案件為一審終審。
2、判處死刑的案件,必須依法經過死刑復核程序核準后,判處死刑的裁判才能生效并交付執行。
3、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依照刑法規定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案件,必須經過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判決、裁定才能生效并交付執行。
4,、民訴中的小額訴訟程序
二、二審終審后申請再審如何
根據法律規定,我國法院審理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二審法院作出的判決為終審判決。二審判決經宣判或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法院生效的判決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
為了保證法院判決的公正、準確、合法,法律還規定了“審判監督程序”,即對法院的生效判決,如發現確有錯誤,可以通過進行再審予以糾正的程序。以民事訴訟案件為例,有以下情況,可以提起審判監督程序:
(l)由有審判監督權的人民法院提起。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77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因此,作出終審判決的法院,如發現已生效的判決確有錯誤,應依照法律規定決定進行再審,依法作出正確的判決。
(2)由符合法定條件的當事人申請。《民事訴訟法》第178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因此,當事人對已生效的判決,可以申請再審。但當事人申請再審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
《民事訴訟法》第179條明確規定:“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四)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當事人的再審申請,如不符合上述規定,法院審查后,應將予以駁回。當事人申請再審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即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82條的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2年內提出。”
(3)由有監督權的人民檢察院提起。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發現有《民事訴訟法》第185條規定的情形時,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在實踐中,民事訴訟當事人對法院生效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有權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由檢察院審查申訴是否符合條件,決定是否提出抗訴。
在我國,雖然二審終審制是原則,但也存在一定的例外情況,上文中小編為大家總結了四種二審終審制的例外情況,此時意味著一審之后案件就屬于終審判決了,如果對審判結果不服的話不能提起上訴,但允許申請再審,不過此時也要求符合了再審的條件才行。
?對民事案件的二審不服怎么辦
?二審判決生效時間是多久
?刑事訴訟二審應當發回重審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逃稅罪認定和處罰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6死緩會被立即執行死刑的情況是什么
2020-12-02可以在停車位免費停車嗎
2021-01-29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房產互換應如何辦理?
2020-12-30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人身保險合同主要條款有什么
2021-02-21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財產保險合同的概述有哪些內容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