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隴川縣律師 東方市律師 平順縣律師 德保縣律師 開魯縣律師 溫泉縣律師 綏江縣律師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中的經濟主體更加關注交易的方便和自身資金的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債權方和債務方為了能夠更加順利的完成交易會通過銀行這個中介進行支付,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銀行可以接受承兌匯票托收的業務,那么銀行承兌匯票托收流程是怎樣的?我們來了解下。
一、銀行托收承兌
托收分為光票托收和跟單托收兩種。光票托收是指金融單據不附帶商業單據的托收,即僅把金融單據委托銀行代為收款。跟單托收是指金融單據附帶商業單據或不用金融單據的商業單據的托收。
1、托收的基本涵義
托收是債權人(出口方)委托銀行向債務人(進口方)收取貨款的一種結算方式。其基本做法是出口方先行發貨,然后備妥包括運輸單據(通常是海運提單)在內的貨運單據并開出匯票,把全套跟單匯票交出口地銀行(托收行),委托其通過進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代收行)向進口方收取貨款。
2、托收的種類
托收是根據是否隨附貨運單據,分為跟單托收和光票托收。國際貿易中使用的多為跟單托收。跟單托收有兩種交單方式:付款交單和承兌交單。
二、銀行承兌匯票托收流程詳細介紹
對于銀行承兌匯票的托收,首先必須要填寫“托收憑證”,并且將匯票后背書欄補齊,最后被背書欄要加蓋所在單位的預留印鑒。
托收憑證的填寫
所有銀行的托收憑證樣式是統一的,唯一的區別在于印刷不一樣,所以是不可通用的。憑證需要填寫的內容有:
委托日期:即該憑證送交銀行柜臺的日期
付款人全稱:應該注意的是,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的承兌人不同,銀行承兌匯票的承兌人是銀行,所以,此處即為票面顯示的“付款行全稱”欄內付款行行名。
付款人賬號:付款人賬號欄不填,由銀行查詢填寫
付款人地址:若票面有付款行詳細地址則按地址填寫,如沒有,需要查詢到該付款行隸屬于何省何市(或縣)
付款人開戶行:“付款人開戶行”欄與“付款人”欄一樣,均為承兌行行名
收款人全稱:即為收款單位
收款人賬號:為收款單位送交托收銀行本單位賬號
收款人地址:收款單位隸屬省、市(縣)
收款人開戶行:收款單位送交托收行行名
金額:票面金額大寫、小寫
款項內容:“貨款”等
托收憑據名稱:“銀行承兌匯票”并需填寫托收的本張承兌右上角的匯票號碼
附寄單證張數:此欄有些銀行不要求填寫,有些銀行要求,所附寄的即為本需托收匯票,一般寫“一張”
本托收憑證共五聯,要求復印填寫,每張填寫內容一致。填完后在第二聯左下角指定處加蓋本單位預留印鑒。
補齊匯票后背書欄
匯票后的被背書欄理論上由每手背書人填寫,但在實務操作中到期托收的匯票后被背書欄常常是空白的,需要由到期托收人逐欄填補以前各家被背書欄。這樣做危險非常大,萬一將某家名稱填錯,需要追溯至該家由該家出具證明并在同張證明上加蓋公章和預留印鑒三個印章。銀行承兌匯票的流通期最長為六個月,在這期間,完全可能經手幾十家。一旦寫錯,需要追溯證明的時候,對方公司很可能和本企業沒有任何業務聯系,連聯系方式都無法找到,就算找到對方也可能置之不理導致托收方無法托收。所以,除了“慎之又慎”別無它法,在填寫之前,請先凝神靜氣,或者祈禱一番。
最后被背書欄加蓋所在公司預留印鑒
上述步驟完成后,就可以把托收憑證和匯票原件交給托收銀行柜臺,柜臺會以第一聯作為回單交還給托收人,并且將所委托托收匯票寄到開票行予以查詢。如無誤到期即可解付。
首先應當填寫托收憑證,這個憑證的樣式是統一的,但是印刷不一樣所以不可通用,其次應當補全匯票后面的背書欄,匯票背書需要十分謹慎,寫錯可能導致無法托收,最后在背書欄應當加蓋單位的印鑒,這些步驟完成后交給銀行即可處理。
銀行承兌匯票到期該怎么辦
匯票背書行為無效的情形是哪些
銀行承兌匯票背書蓋章要求的總結與經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結婚證法院受理嗎
2021-02-12土地補償費在村集體內部如何分配
2021-01-14勞動爭議管轄范圍
2021-02-13婦女生產期間可以免職嗎
2020-12-06兒子不孝順父母怎么辦
2020-12-31合同承諾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6法醫鑒定后抓人有效期
2021-02-28交通事故對對方主要責任我次要責任怎么賠付
2021-03-15離婚后能否給子女改姓氏
2020-12-03申請強制執行材料需要哪些
2020-12-22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夫妻共同財產包含哪些內容,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01房屋中介費可要求退還嗎
2020-12-20同一時間段能否成立不同勞動關系
2021-01-17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無證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能否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