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販毒不予批捕庭審不認罪會加重處罰嗎?
販毒不予批捕庭審不認罪不會因此而加重處罰,因為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是根據犯罪事實決定的。不會因為拒不認罪,態度惡劣就加重情節。坦白可以從輕減輕,拒不認罪并不會加重,因為法官審案講究證據,當事人的口供,陳述并不決定你的罪行,即使你積極認罪想去吃牢飯,可犯罪并不是你,證據不指向你,那么就不能定罪判刑。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
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拒不認罪,從重處罰”的觀點和做法是建國初期“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刑事政策在審判領域的應用,在特定的歷史階段有其合理性。
為了貫徹《憲法》“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規定,司法人員應從程序的價值和人權保障等角度審慎對待被告人“不認罪”的訴訟行為,不宜再將被告人的辯護行為視為“拒不認罪”,進而“從重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2014)
1、對于當庭自愿認罪的,根據犯罪的性質、罪行的輕重、認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現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10%以下。依法認定自首、坦白的除外。
2、對于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并取得諒解的,綜合考慮犯罪性質、賠償數額、賠償能力以及認罪、悔罪程度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積極賠償但沒有取得諒解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盡管沒有賠償,但取得諒解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其中搶劫、強奸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的應從嚴掌握。
綜上所述,販毒的罪犯銷售毒品給一些無辜的人而讓社會上很多人都因此失去了正常的生活,這是人們和國家所鄙夷和要求嚴懲的,但是毒販等罪犯往往都會選擇在法庭上堅持認為自己沒有罪過,此時法官不能因為情感上的因素而違法加重處罰的。
法庭拒不認罪的話會怎么處置
二審不認罪對判決結果影響大嗎?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寫字樓買賣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0勞動仲裁后可以申請復議嗎
2021-01-04不繼承遺產可以不贍養嗎
2021-02-10自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2021-02-09子女未結婚贍養標準怎么算
2021-01-24繼承人滿足何種條件才能參與繼承
2021-01-13企業破產職工如何安置和補償
2021-03-23在發展商處購房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現行勞動仲裁立法對仲裁監督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2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應該如何獲取
2021-02-25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高空拋物砸破天窗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31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傷者
2020-12-27案例之證照逾期保險不保
2021-01-10受害者加強險的拒賠情況有哪些
2021-03-01保險代理人簽訂假合同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6回遷房滿五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