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立案了就代表犯罪了嗎?
刑事立案了不是就代表犯罪了,刑事立案僅僅是對于一些情況進行調查。公安機關接受報案、控告、舉報、自首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一般情況下,在七日以內決定是否立案。
重大、復雜線索,經縣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延長至三十日。
特別重大、復雜線索,經地(市)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延長至六十日。
公安機關決定立案偵查以后,可視案情需要決定什么時間抓人,這沒有具體時間規定,一般情況下,案件立案偵查工作開始時,犯罪嫌疑人已經在看守所了。
抓到人后先刑拘,30天內轉捕。
二、立案的條件有哪些?
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有犯罪事實
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于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后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行事類型的案件要想立案的話,必須要符合法律當中所規定的具體的條件,比如說存在著犯罪的事實,而且需要追究其刑事責任,但同時也需要明白在追究犯罪行為的時候,并不意味著犯罪嫌疑人就一定是犯罪之人。
刑事訴訟法侵占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刑事訴訟立案程序是怎樣的?
刑事案件立案之后多久能抓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關系特點有哪些
2020-11-18重大交通事故處理手續有哪些
2021-01-24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手寫房屋放棄繼承書可以反悔嗎
2021-01-29合同形式瑕疵處理
2020-11-18女兒和孫子誰的繼承權大
2021-02-24公司可否不經過員工同意而調動崗位
2021-01-01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賠償
2021-01-28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人身保險理賠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1-01-09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保險公司保證金退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0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土地流轉合同最長期限是多久
2021-01-15拆遷補償方案需要征求公眾意見嗎
2021-02-13拆遷委托合同范本
2021-03-21在征地拆遷中,什么時間進行拆遷談判最合適
2021-01-15準遷證丟了怎么辦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