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既未遂的標準,有眾所周知的有“目的
說”、“結果說”、“構成要件齊備說”的爭論,客觀地說,刑法中有不少犯罪的設置是以法定結果發生為既遂標志的,例如,在犯罪樣態中劃分出的結果犯,就是
以法定結果的發生為既遂標志的。至于“目的說”,我認為,在我國主要是基于刑法第23條犯罪未遂規定的“未得逞”文義的反義詞“得逞”是主觀感受之意而來
的,即使對刑法中個罪的“法定目的犯”詮釋中,也未見學者主張以“目的”實現為既遂的觀點。“目的說”的觀點在詮釋中往往以“希望的物質性結果”或者“希
望的法定結果”來限制“目的”的內容,以避免將行為人個人“目的”實現與否來認定是否“得逞”有過于寬泛之嫌的缺陷。這樣做的結果,“目的說”實際上成為
詮釋“結果說”的另一個注腳而已,本身的價值已經體現不出來了。此外,“目的說”在論證過程中也有存在偷換概念之嫌,最為明顯的是將行為人個體的主觀感受
—是否如愿,作為判斷的“得逞與否”依據,完全忘記了原設定的“目的”內容范圍的限制。
在承認可以對犯罪樣態做出“行為犯”、“結果犯”、“危險犯”等分類的前提下,“構成要件齊備說”是一個比較合理解決既未遂標準的理論。在共識運輸毒品罪為(狹義)行為犯的前提下,學界目前對運輸毒品罪在主張有既未遂的觀點中,主要有三種不同認識,一是主張以“起運說” 為代表,即以行為人起運毒品即視為犯罪既遂;二是以“到達目的地說”為代表,即以毒品運輸到達所指定的地點為既遂的標準;第三種則主張以狹義行為犯的“過 程”以“合理位移”為認定標準,所謂“合理位移”則要根據個案中運輸工具的特點、運輸距離的遠近、運輸毒品數量的多少來加以認定。此外,還有主張以 “人”、“物”是否分離分別具體采“起運說”或者“到達目的地說”,“人”與“物”分離運輸的采“到達目的地說”,反之,采“起運說”為既遂標準。
按照“起運說”的認識,雖然看上去是在論證有既未遂的問題,但實質上是將該罪視為舉動犯,在基本前提上已經否定了運輸毒品罪有未遂的問題,所以該說本質上是 一種否定的認識。至于“到達目的地說”,在司法實務中難于用證據固定“何地”是“目的地”而缺乏可操作性。至于“合理位移說”雖然是意圖在依據一定的“合理”因素來補充運輸行為實行程度,但是,所謂的“合理”因素,事實上是不合理的。很明確地是,在認定是否構成運輸毒品罪時,是否利用交通工具、毒品的品 種、數量,采取何種方式、方法運輸、距離等等,都不是認定的依據。那么,能否將上述因素視為“合理位移”判斷是否“合理”的依據?例如,能否因毒品的數量 少而認為未遂?能否因運輸毒品的工具不夠“現代化”而認為未遂?等等。這種門檻的限制,實際上等于取消了標準,顯然是“不合理”的。
運輸本意上是指以恰當方法實現人或者物在空間上的流動的一種活動,在司法實務中,如何認識這種活動是否“運輸”,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在現在只能是由司法人員自由心證來解決的問題。應該說在共識運輸毒品罪為行為犯的前提下,運輸毒品行為實行的程度,只能依賴于司法人員依據個案的具體證據所反映的事實,作出符合社會常理的判斷。
?運輸毒品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運輸毒品罪無罪辯護詞
?運輸毒品罪怎么認定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建筑工程轉包違法嗎,轉包怎么處理
2021-02-13工傷認定行政訴訟期間是否能理賠
2020-12-01交通事故全責可以報工傷
2020-11-12酒店停車場車輛損壞責任如何認定
2021-01-05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訴訟期間未申請財產保全,車輛可以過戶嗎
2020-12-23公司執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車險理賠時投保人有哪些義務
2021-03-0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哪些需購買保險需要加費及哪類人不能投保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