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犯罪構成是什么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金融管理制度。
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公眾存款。所謂存款是指存款人將資金存入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向存款人支付利息的一種經濟活動。所謂公眾存款是指存款人是不特定的群體,如果存款人只是少數個人或者是特定的,不能認為是公眾存款。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
本罪的行為方式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大類:
1、以不法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擾亂金融秩序。其主要表現方式為:吸收存款人徑直在當場交付存款人或儲戶的存單上開出高于央行法定利率的利率數來。因而此種方式又可簡稱為“帳面上有反映”方式。
2、以變相提高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所謂變相提高存款利率,是指吸收存款人雖未在開付出去的存單上直接提高存款利率,但卻通過存款之際先行扣付、或允諾事后一次性地給付或許以其他物質、經濟利益好處的方式來招攬存款,以使存款方在事實上獲得相當于提高存款利率的“實惠”后,欣然“樂于存款”于該吸收人所在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此種方式,又可簡稱為“帳面上無反映”方式。
3、依法無資格從事吸收公眾存款業務的單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對此類行為,無論其是否提高了國家規定的存款利率、也不問其是否采取了其他變相提高存款利率的手法來吸收存款,只要其從事了“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即屬“非法”行為,一概構成本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依本條第2款的規定,單位也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這里的單位,既可以是可以經營吸收公眾存款業務的商業銀行等銀行金融機構,也可以是不能經營吸收公眾存款業務的證券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還可以是其他非金融機構。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必須是明知自己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會造成擾亂金融秩序的危害結果,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過失不構成本罪。有的金融機構由于工作失誤造成利率提高而吸收了大量公眾存款,由于利率不是該金融機構故意抬高,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不屬于其故意實施,因此不構成本罪。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犯罪構成是怎樣的”問題進行的解答,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犯罪構成包括四個要件,客體是侵犯國家金融管理制度,而犯罪主體是一般的主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法規定有年終獎嗎
2020-12-24包攬合同人身侵權怎么賠償
2020-11-27貿易公司注冊條件有哪幾種
2021-03-21解讀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2-08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婚前財產協議是否一定得簽訂
2021-01-29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車險拒賠能申訴嗎
2020-12-04車輛自燃險有必要買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