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第二條 詐騙公私財物達到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標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短信、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詐騙數額接近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并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于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我國《刑法》第266條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常見的經濟詐騙罪包括集資詐騙罪、貸款詐騙罪、票據詐騙罪等。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詐騙罪的相關內容的分享,對于該方面的知識介紹我們明白是會基于案件的性質以及不同的情況進行立案,然后進行資金的處罰和罪責的認定,希望大家要通過合法的手段進行爭取財務,不可進行詐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簽訂裝修合同
2021-01-29法律規定公職人員違紀如何處分
2021-01-29破產和解是否有利于債權人債權利益的實現
2021-01-16婚姻法解釋一
2020-11-24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遵循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1-18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未盡贍養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訂婚了女方想退婚了怎么辦
2021-03-18子女的阻撓老人的婚姻是否違法
2021-02-25法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08申請強制執行,但是被告拒不執行判決該怎么辦
2021-03-26瀆職侵權罪是什么意思
2020-12-21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物業發現違建如何處理
2020-11-30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勞務派遣用工是否有探親假
2020-11-14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