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證人簽名作證后又否認簽名真實性此證人可以作證嗎?
不可以的;證人證言是證據的一種。證人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況向法院或偵查機關所作的陳述。以本人所知道的情況對案件事實作證的人,稱為證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第61條也有類似規定。中國法律規定作證是公民的光榮義務,法律沒有拒絕作證的規定。證人作證時,應告知他要如實提供證言和有意作偽證或隱匿罪證要負的法律責任。同時,法律規定對證人的人身安全予以保護。庭審中詢問證人,由審判長主持。《民事訴訟法(試行)》規定,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
證人可能作虛偽陳述,也可能由于感受、記憶、表達等方面的原因而使證言失實,因此對證人證言應認真進行審查。《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七條規定:“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訊問、質證,聽取各方證人的證言并經過查實以后,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民事訴訟法(試行)》也規定,證人證言“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二、證人取證時已經簽名,證人自己以后能不能改?
我國《刑事訴訟法》對此有相關規定,因為證人證言受到自身感知能力、記憶力、表述力以及案發時的客觀環境因素的影響,這些主客觀因素都對證人證言的真實性和可靠程度有影響,對所證明的情況,后來又發現所說的情況有誤,就可以更改。
一方當事人提供多份相互矛盾證言,且證言重疊即證言反復,法院又無法查清的,應確認證言無效。
證人在第一次庭審中作證庭后又反悔,在第二次庭審中又推翻其證言,如果無相應證據證明的,應對其在第一次庭審中作證的證言為準來確定有無證明力。
綜合上面所說的,證人在作證了之后是必須要確認案件的事實,但在作證之后又否認自己的簽名,那么這個證據就沒有任何的參考性,同時對于案件的審查,也不會以此證據來進行判決,如果情節嚴重作偽證是需要承擔法律的責任。
證人證言法律規定有哪些?對證人作證有什么要求?
書證與證人證言的區別是怎樣的
哪些人不能作為民事訴訟證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及財產的律師收費適用什么收費方式
2021-02-26有限公司章程范本(二)
2020-11-24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哪些財產是不可繼承的?
2021-01-25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勞動法關于加班規定怎么規定
2021-01-06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保險合同簽訂要經過哪些階段
2020-12-23對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設立保險公司申請的期限是如何的
2021-01-14保險費的實質是什么
2021-02-18事故理賠有“竅門”
2020-11-19被保險人 TheInsured
2020-11-27自留地與機動地的區別
2020-12-11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