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原告魏某、被告于某經人介紹相識。同年9月,雙方訂立婚約并同居生活。2005年7月3日,生一女魏某某。雙方同居期間常為瑣事產生矛盾。
2005年5月24日,魏某因精神異常入某精神病醫院住院治療,診斷為精神分裂癥未定型。同年10月27日,魏某因急性焦慮癥發作再次入院治療。2006年2月,于某扔下女兒,獨自一人回娘家生活至今。未滿周歲的女兒魏某某由魏某父母雇請保姆照料。因魏某病情復發一直在醫院住院治療,魏某的父母就魏某某的撫育問題與于某多次協商均未能達成一致意見。今年6月,魏某父親以其監護人身份向法院提起訴訟
分析
本案主要涉及非婚生子女的撫養問題。沒有配偶的男女,未辦理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不具有合法的婚姻關系,不產生婚姻法上確定的夫妻間的權利義務,但雙方同居期間所生的子女,婚姻法上稱為非婚生子女。對非婚生子女的權益,法律有特別的保護?!吨腥A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25條第1款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該條第2款規定:“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因此,我國法律對非婚生女在其父母分手時應當隨哪一方生活,并未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但由于非婚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故司法實踐中是參照法律或司法解釋中有關離婚時的子女處理規則來處理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36條第3款規定:“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在《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中,對在離婚訴訟中如何判決子女撫養問題,根據婚姻法確定的原則,結合審判實踐,提出了具體意見。該意見指出: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一是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二是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三是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這里通常理解為如女方因犯罪被判有期徒刑、女方因故不得不長期外出等情況。2、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并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準許。3、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或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一是已做絕育手術或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二是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三是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四是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4、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外孫子女的,可以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5、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6、在有利于保護子女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的,可予準許。
司法實踐中,由于案情千差萬別,具體處理子女撫養問題時可能涉及上述一種或多種情形,很難簡單對照處理。因而,在確定子女撫養問題時,應當綜合分析判斷。最核心的問題是要考慮子女的利益,即由誰直接撫養對孩子今后的成長更為有利。法院應從父或母雙方的品德性情、教育和健康狀況、家庭及親友環境、撫養條件等各個方面做出綜合判斷,在子女已有一定表達能力和判斷能力時,還要充分聽取子女的意見。此外,法院還要兼顧男女雙方的具體情況,如疾病、年齡、能否再生育等情況綜合考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犯罪的分類
2021-01-28著作權人只能是個人嗎
2021-03-05最高法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規定
2021-02-16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夫妻一方與小三約定分手費,另一方可以主張返還嗎
2021-01-15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應依法賠償
2021-03-11綿陽居民保險報銷比例
2020-11-28被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08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把保險單弄丟了怎么理賠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