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做的證供一般稱之為證人證言,這其實也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但因為是言詞證據,所以在證明力上面稍微要薄弱一些。而在實踐中,是不是所有看到案件發生情況的人都可以成為證人呢?其實我國對能夠成為證人是做出了資格要求的,同時也規定了部分人不能成為證人,那么什么樣的人不能當證人?請一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證人證言如何采用
證人證言是證人對自己所感知的案件事實向法庭所作的陳述,證人始終是案件的第三者,證人證言永遠不等同于當事人的承認。因此,證人證言的效力是有限的,而且這有限的效力也要經過法官的認證,達到內心確信,才能成立,證人在作證時,其證言往往包含一些假性事實,即一些猜測,推斷或評價性的東西。法官在判斷證人證言時,要將證人證言中的假性事實予以拋棄,保證案件的客觀情況,才能予以慎重定案。筆者認為,判斷證人證言時要遵循以下原則:
首先,要認真審查證人的資格。
其次,審查證言內容,從證人證言的不可替代性、客觀性、關聯性方面予以審查,對證言中的主觀分析部分、無關部分、虛假成分予以舍棄。
第三,審查證人證言的形成過程,對證人自身的品德、智力狀況、知識、經驗、法律意識和專業技能進行綜合判斷。
第四,審查證人是否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
二、什么樣的人不能當證人
1、證人證言是證人對案件真實情況的陳述,因此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項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不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作為證人。
2、訴訟代理人與證人的地位是沖突的,因此訴訟代理人不能在一個案件中既做代理人又作證人。
3、審判員、陪審員、書記員、鑒定人、翻譯人員和參與民事訴訟的檢察人員如果在自己參與的案件中作為證人就可能影響審判的公正性,因此這些人不能在案件中作為證人。
綜合上文的介紹,大家應該知道什么樣的人不能當證人了吧。所以說即使作為證人,其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還需要滿足相關法律中規定的條件才行。至于法庭對證人證言的采納,還需要提供其他的證據加以佐證才行,否則光憑證人證言是不能定案的。
證人必須出庭作證嗎?
如何認定證人證言的效力
證人證言屬于什么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客,托運人或收貨人基本義務有哪些
2021-01-02衛生許可證過期罰款嗎
2020-12-18企業債權人可以申請企業破產嗎
2021-03-08雙倍退回定金合同還需要履行嗎
2020-12-20什么是擔保期限
2021-01-01丈夫監聽妻子手機是否構成侵權
2020-12-10隨意提管轄異議可能會被罰款嗎
2021-03-16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法律對保險合同的變更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6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車輛強制險什么時候交,交多少
2021-03-02保險法解釋二的出臺,對司法實踐更具有操作性了
2021-03-22免賠額形式選擇有哪些
2021-03-11承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1耕地占用稅的適用稅額由誰規定
2021-01-25農村承包荒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3